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教
佛教与人生 首页 - 佛教 - 佛教与人生
楼宇烈教授谈佛教与人生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楼宇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过几天就在我们无锡召开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这是佛教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件盛事,因为这个世界佛教论坛,通过佛教文化这个媒介,来跟世界进行交流,而佛教文化,应该说,它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就是说,以中国传统文化去跟世界进行交流。那么,这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三年以前,在2006年的4月23日,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那次在浙江杭州,这两次会议的主题,第一届佛教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一定要从净化我们的心灵开始,在那次会议上提出新的“六和”思想,世界和平,家庭和睦等这样一些观念。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那么,众缘和合,这个“缘”也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根本的理论,也可以说,佛教的教议建立在缘的这样的一个思想基础之上,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做介绍。

佛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中间最古老的一个宗教,我们所谓的世界三大宗教,也就是说它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世界性影响的宗教,有三大宗教,当然我们世界宗教到现在为止有很多很多,但具有世界性影响具有世界性意义,我们一般讲有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是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三大宗教当中,应该说佛教是历史最悠久的,佛教是创立在公元前的6世纪。那么基督教的创立是我们公元纪年的日子,到现在的2009年,那么伊斯兰教是在公元后的6世纪才开始创立的,所以在三大宗教里面,佛教是历史最悠久的。那么,到现在来讲,佛教在世界上也还是有它广泛的影响,甚至于可以说,它是生机勃勃的。应该说,佛教本来还局限于亚洲地区,东北亚、东南亚这样一些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原来许多佛教国家后来又被伊斯兰教所替代了,譬如我们现在讲的大批大片的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其实原来都是佛教的国家,现在都是伊斯兰教的国家。前些年不是在阿富汗发生的一起炸毁巴米扬大佛的事件,阿富汗现在是伊斯兰教国家,但他那里有巴米扬大佛,说明他历史也是一个佛教的国家。那么历史上佛教主要在亚洲地区,可从现在来看,这个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在欧洲、美洲、澳洲、甚至在非洲也开始发生了很多的影响,人们对佛教的教议、理论也越来越发生了兴趣,过去我们很难看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和尚,但是我们现在在很多地方看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和尚,这就说明西方人也已经有参加佛教的身传、出家,这样一个现象,说明佛教他在现在的社会,今天的世界上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对佛教这样一个现象,对我们中国来讲,最初它是一个外来文化,但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后,它就形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的,我们讲叫中国佛教,建立起了许多中国佛教宗派,也提出了许多特殊理论和实践修行的方法。可以说,在中国,与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完全结合在一起,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这个原来就是儒家和道家。那么佛教大约是在公元之际传入到了中国,所以到今年来讲,应该是佛教传入中国的2011年这样的一个日子,因为我们在1998年曾经在全国范围内举行过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很多活动,再具体一点,就是公元前的2年这样传入来算,到今年2009年,它是2011年。它传入以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经典开始大量的翻译过来,就跟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国的结合。那么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文学艺术方面,还是在生活民俗方面,都发挥了广大的影响,有许多是完全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习俗。所以我们讲,佛教它已经完全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一样,到现在来讲,就属于中国的本土文化。

我们过去曾经有一个说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并列。释就是指佛教,而且这三教也相对有一个分工,说隋唐以来就有这样一个说法,以儒治国,以道治生,以佛治心,这三教它有这样一个相对的分工,但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就突出佛教它在治心这个方面的它的一种功效,它的影响。那么在生活的民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泛的很多影响,我不说很多,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你比如说,在中国,对于佛、菩萨的信仰,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家家都来念阿弥陀佛,现在这个阿弥陀佛也已经成了佛教界的见面问候语,我们出家人见面就阿弥陀佛,问好也是阿弥陀佛,在民俗中间影响很大,“户户观世音”,在过去来讲,观世音在民俗中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观世音是救苦救难的,闻声而罔,来解救大家的困苦。

在中国,这个菩萨的信仰,我们有四大灵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大道场、四大菩萨它都体现了佛教的一种精神。五台山文殊菩萨体现了佛教的智慧,所以文殊菩萨我们也称它为大智菩萨,具有大智慧。智慧在佛教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佛教本身它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来使得自己获得超越和解脱的这么一种宗教,所以文殊菩萨它就象征了佛教的智慧;峨嵋山的普贤菩萨,它是象征着佛教的一种实践的精神,也就是说行动,我们说什么东西都要付诸于行动,所以又称之为大行菩萨,行动的行;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刚才已经讲了,她体现佛教里面一种悲的精神,我们常常讲佛教是一个慈悲的宗教,什么叫慈悲?慈和悲代表了两个方面的精神,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救人们的痛苦,所以慈悲的精神简要的来说,就是驱苦余乐,驱除终身的痛苦,给终身以快乐,那么观音菩萨特别体现在一个解救人们的痛苦,所以称大慈大悲,特别是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她体现了一种悲的精神;九华山,地藏菩萨,他是体现了佛教的一种愿力,所谓愿力,就是一种志向,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立下一个志向,然后我们按照这样的志向去努力、去做,地藏菩萨就体现了佛教里面这种救渡众生的这样一种愿力,佛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无尽无渊的终身都要把他们从苦难中救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到九华山去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供仰地藏菩萨的地方会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下联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地藏菩萨的这样一种精神。所以这四大菩萨体现了佛教里面的悲、智、行、愿,这四个方面的精神。

对这些菩萨的理境,主要是要去学习这些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这个并不是像我们平时看到,我们去拜这些菩萨,好像是希望得到他的佛抱,来保佑我们,并不简单的那样,但这里面有这样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礼拜这些佛或菩萨,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跟中国的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强调人的自我品德的提升,这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人文的精神,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这点上,跟中国的本土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因为佛教他本身强调人要做自己的主人翁。

佛教在印度产生的,那么佛教产生时,当时印度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是一种什么信仰呢?就是婆罗门教。它发展到今天就是现在的印度教,那么婆罗门教它是相信这个世界是由一个神来创造的,叫做梵天,那么人的命运也都由这个神来决定的。那么佛教的起源就是要改变这样一种认识,他认为婆罗门教所找到的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是错误的,因在外面,因跟果是两个东西,现在的结果是由一个外在的因来决定的,他说这个是错误,所以他就提出来了因果这个是世界的一个客观规律,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因果,但这个因果不在外面,而在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生命体的自身,就拿人来讲,每个人他为什么会处于现在这样一种状况,这就是一个果,我们每个现在都是这样一种状况,为什么会处于这样的状况,他必然有他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不在外面,就在你自己中间。拿佛教的话来讲,你今天所处的状况就是你受的报应,这个报应就来源于你过去自己所造的应,这就叫做应报理论,应就是因,报就是果。那么,应是什么?佛教讲,应有三个方面,就是身、口、意。身也可以说是你的行为、你的身体,口就是你的嘴巴、你的言论,意就是你的思想、你的念头。所以每个人他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一种状况,那是有他自己的身、口、意三个方面所决定的。因此佛教就认为,每个人的状况、每个人命运实际上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这就叫做自作自受。

我们又看到佛教里面经常讲,这三世的因果、轮回、报应这样一些思想,所以有很多人这就把这个理解成佛教是一种“命定论”,我过去造的应,那么我现在就要受这个报,就把它看作是一种命定论。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而且甚至有这种片面的导向消极的来对待自己的命运。事实上我们从这个因果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既然你现在受到的果报是由你自己的因应所造成的,这个也就说明了你可以通过改变你的因应来改变你现在的命运果报。同样的因果理论、应报理论我们可以推出一个很消极的命定论、宿命论,也可以推出一个非常积极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自己是可以改变的自己命运的。所以佛教里面根据这样一种因果论,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命由己立,你要改变你自己只有靠你自己,你求菩萨、求佛那是没有用的,你求菩萨、求佛也只有你自己去实践了,自己去改变你所造的身业口业意业,那么才能够改变命运。有的时候我们常常讲,我们看到很多人去拜佛拜菩萨,特别是一些文化比较低的,甚至于不识字的老婆婆去拜佛求菩萨,我们就会笑话他迷信,我说你不要笑话他,这些老婆婆去拜佛拜菩萨,她心里很明白,我在那儿拜佛拜菩萨,希望佛来保佑我们,但他很明白,如果自己不做好人的话,不存善心的话,这个佛菩萨也不会改变我的命运。反过来,我们有很多有文化的人,看了许多的经典,看到这个佛菩萨能够保佑你怎么样,那个佛菩萨能够保佑你怎么样,反而倒是专门去依靠佛菩萨了,我们讲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情况,反而还没有那些朴素的老婆婆,她们心里很清楚。拿一句佛教里面的话来讲,他力只有通过自力才能起作用(他力,佛菩萨都是外在的力量),所以佛教非常强调自力解脱,这种思想跟中国的本土的儒家的、道家的思想是相当接近的,甚至于可以说从根本上来讲是一致的,因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好,都是强调自身的品德的确立和提升是最根本的,你自己的品德不好,什么神也不会来保佑你的,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古书里面,最古老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集《尚书》就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叫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上帝他不认你是我的亲人还是不是亲人,他就看你的品行如何,是不是值得我来保佑你,品行不好,他不可能会来保佑你的。这就是中国本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对中国本土文化儒家文化就特别强调每个人要通过学习,通过修身养性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品德。在《礼记·大学》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修身、治国、平天下”,我们大家都知道,你要要平天下,必须要治好国,你要治好国,必须要齐好家,你要齐好家,首先要你自己修身修好。最后有一句话,叫做“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所以也有的人就讲,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讲是一种修身文化,自我提升的文化,所以儒家的自我提升的文化,跟佛教的强调自我解脱的这样一种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有它内在的重合。

佛教在印度来讲,他出现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跟政统思想相对的,在政统婆罗门教眼里看来,佛教是一个异端,所以佛教在印度是实际上是在不断的遭到排斥,遭到腐蚀,去影响他,去改变他。所以佛教在印度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他到了公元的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印度可以说消亡了,他就不存在了,虽然他发端于印度,但在印度,他没有流传到现在,现在印度有没有佛教?也有,但是影响力很小,而且是主要从18世纪以后,从斯里兰卡这些南传佛教里面重新传回去。那么,如果我们从公元6世纪算到公元后12世纪末,那也就是不到2000年,可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他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还往外传播,东北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通过中国传过去的,所以他在中国可以说隋唐以后,他已经完全跟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就也可以讲,如果没有佛教,隋唐以后的中国文化的面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在今天来讲,我们拿以的佛教文化去跟世界交流,也可以说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去跟世界进行交流,我们讲的佛教不是它的原始意义上的佛教,我们主要讲的是中国佛教,因为中国的佛教跟南传的佛教它是有所差别的。

当然现在的中国,我们佛教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大的来讲,有三个不同的形态,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原始的佛教,就是现在流传的东南亚地区的佛教,我们称它为南传佛教,或者是上座部佛教;另外一种是传到中国,通过中国,又传到东北亚地区的,我们称作为大成佛教,或者也可以称为汉传佛教;还有一个类型,就是后来传到西藏地区,最后跟西藏的本土文化完全结合在一起——密教,密教也是大成佛教后期的一种形态。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佛教主要三大形态就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的上座部佛教,汉传的大成佛教,藏传的密教,这三种形态现在在世界上都在发生它的影响。在中国,这三种形态都存在,我们在中原地区看到了主要是大成佛教,藏传佛教不要以为仅仅在西藏,藏传佛教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都有它广泛的信仰的民族和地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我们要反对藏独呢?因为达赖提出一种大西藏的概念,就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都要成为西藏独立的范围之内,这不得了,我们广大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都要划到那儿去了,变成西藏国了,那怎么行,所以藏传佛教在中国也是有广大的地区和信众,相对来讲,南传佛教在中国境内范围地区相对要小一点,主要在云南地区,云南的傣族地区,还有其他一些民族。

另外一方面,从我们中原地区来讲,甚至包括西藏地区来讲,佛教又跟传统文化,可以说无法分割,所以现在在某种程度上讲,我曾经讲过三教并存,从现在的情况来讲,这个儒教道教它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应该说力不从心。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看儒家,儒家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讲是广大的中原汉族地区主流文化,或者是主体文化。但是从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它受到的批判、冲击是最厉害的,一提到儒家,好像它就是为封建专制主义为血缘宗法制度来服务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的,儒家提倡的礼教都是吃人的礼教,都是扼杀个性的,抹杀个人价值的,这些影响可能到现在在人们的思想中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再加上现在儒家没有一个载体,我们媒体没有儒教协会,我们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载体,也没有一个神职人员的团体,佛教有那么多的出家人、神团,道教也有道士。所以我们现在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说实在的,是有很多困难的。道家通过道教,道教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到现在应该说在民众中的影响也不是那么大,而现在惟一在这三教中有它的社会影响也有它的人缘的载体,也有它的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不可否认,就是佛教。所以佛教在中国现在它还应该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种重担和这样一种责任。

我们现在讨论佛教,特别是在中国人讨论佛教的问题,重点应该讨论中国的佛教,中国的佛教文化,它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呢?中国近代有一位高僧,叫做太虚大师,太虚大师曾经讲过,中国佛教的的特质是在禅,他讲的禅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禅,因为禅本来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修身的方法,如何再广泛一点,它不仅是佛教的修身方法,在当时印度来讲,它是一个普遍的修身方法,其它的宗教也用这种修身方法,就在现在来讲,我们也可以说禅这种修身方法是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宗教都可以运用的一种修身方法,我们现在即使没有任何信仰作背景,我们坐坐禅对健身,也是大有好处的事情。现在在西方许多禅修中心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健身中心,它只不过跟健身中心摆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你到器械上面去跑步,举重不一样,它是通过静来修身,那个是通过动来修身,因为禅就是要静坐。所以禅本身来讲,它是通过静坐让你的思想安定下来,专一起来,然后去思考人生的问题,思考怎样才能去解脱人生的种种困惑。所以禅这个词,我们现在讲禅、禅,是一个音,是一个原来的梵文里面的一个读音,它的意思是一种思维的修炼,就是静律和专一,所以这个是一个修行的方法。那么佛教也是借用禅这种修行方法,早期的佛教里面运用禅,都是通过禅来让你的思想安定下来,集中起来,专一起来,然后进行一些观感,来看清楚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比如说,早期禅观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禅观,叫做不静观,这种不静观就是让你来看清楚生命你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方法一直在现在南传佛教里面还是有一些修这种不静观方法,这种禅法就是让你来观察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活着那么多烦恼,那么多痛苦,观察生死,死了以后,尸体腐烂、发臭、流脓,野兽们去啃他,最后剩下一堆白骨,让你看清楚人生无非是一具臭皮囊裹了一堆白骨。通过这样的观法来认识生命,来认识生死的问题,看到了这样一个结果,你还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这是一种禅法。

那么,太虚大师在这儿的讲的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不是指这样一些禅法,而是指中国禅中所提倡的禅,那么中国禅中所提倡的禅是一种什么样的禅呢?应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让佛教回归到佛教本来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中去,而且进一步来张扬这种佛教的人文精神。我刚才讲到,佛教从原始的佛教,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发展到后来公元之际出现的大成佛教,这个时候离开释迦牟尼的佛教已经有五百来年了。这个时候佛教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里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原来佛教里面是没有任何神的信仰的因素,我们称释迦牟尼是佛,佛是什么意思?觉者的意思,他是一个觉者,或者可以说先觉者,引导我们也来觉悟,菩萨也不是什么神,因为菩萨这个词,也是两个词音译的词,而且是两个词的简称,菩指菩提,菩提也是觉悟的意思,萨指萨埵,萨埵是指有情的终生,也就是有意思有生命有情感,所以菩萨就是一个觉悟的有感,凡是你对佛法有了认识,对佛法有了一种信仰,那就可以称作菩萨,他不是一个跟凡人的另外一个世界的神仙。我们如果去看明清小说,我们就可以看到,建立一个佛教信徒,不是出家的或者在家的,或者一般的信众都可以称他为菩萨,就在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像日本、韩国,出家人见了在家的信徒都会称他们为菩萨,但是在大成佛教发展过程中间,逐步逐步开始把佛和菩萨有一个神化的驱向。原来比如说佛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信众称他为佛,可是到了大成佛教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佛出来了,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东方佛、西方佛、南方佛、北方佛。十方世界十方佛,佛有很多,大家对中国人最熟悉的佛是什么呢?阿弥陀佛。见面就说阿弥陀佛,他就是西方的佛,西方极乐世界。那菩萨就更多了,刚才讲的四大菩萨,还有很多讲五大菩萨,第五个是谁?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这个身份很特殊,他既是菩萨又是佛,因为他被称为未来的佛,从《佛经》里面有这样一个说法,释迦牟尼当时亲口说,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多少多少亿万年以后,弥勒就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成为佛来化导众生,所以弥勒就会成为未来的佛。其实弥勒菩萨也是很有特点的,我们弥勒菩萨有时也称为慈氏菩萨,慈悲的慈,姓氏的氏,因为弥勒菩萨修慈氏法门的,慈我们刚才已经讲了,给人以快乐,所以在中国有很多的创造,中国在佛教方面有很多的创造,观音有很多变化身,但是在中国,观音到宋代以后,完全女性化了。弥勒佛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身的,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姓氏的,但是唐末五代以后,弥勒菩萨的造像就根据当时一位叫做契此和尚的形象来塑造,也就是布袋和尚,大肚菩萨,我们现在到处看到,很有意思。在中国佛教里面,有一男一女,一个慈一个悲,弥勒是男性化,他是慈的代表,观音是女性,她是悲的代表。所以佛教在中国有很多变化,很多创造,跟中国的本土文化结合起来,所以看见弥勒就高兴,肚皮敞开,看到观音就亲切。对大成佛教发展过程中间,就有一些这样的倾向,把活菩萨神化。

大成佛教开展以后,造像也开始出现了,因为在原始佛教里面没有造像,没有这个佛的形象。在印度佛教的造像很显然的是受到西腊文化的影响才有的,后来造出这些形象以后,人间也就礼拜这些形象,慢慢就形成了带有一种神的色彩的这种情况。但是我刚才也讲了,尽管这样,在整个大成佛教里面,最重要强调这些造像,佛教的造像,佛教的佛菩萨,都是来体现佛教里面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所以他不是一个单纯的神灵的膜拜,学习这些佛菩萨所体现出来的佛教一种精神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们在民间看到的可能都是一种膜拜,所以中国传统兴起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就是来扫除这种膜拜,回归到佛教最原来的状态,强调要依靠自己、运用自己的智慧、运用自己的毅力去求得自身的解脱。所以传统起来以后,把这些所有对于这种佛像、金卷,这些盲目的膜拜可以说是一扫而光,甚至于对那些坐禅也一扫而空,他称作为禅宗,其实这个禅跟佛教原来的禅有很大的不同。

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慧能在他的说法的记载里面就曾经讲到过这么一句,他说我们东方人造了孽,我们就去求佛拜菩萨,但愿我们能够往生西方的极乐世界,所谓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片净土。他说那么请问西方人造了孽,他又往哪儿去了?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你的心中。你的本性就是清净,你能够回归本性,你也就是佛,所以完全扫除了对于外界的,他那个书里面也很明白地讲到,他说释迦牟尼代表什么意思?释迦牟尼就是能仁,能够的能,仁义的仁,就是能够爱慈悲,什么叫释迦?释迦的意思就是能仁。所以我们如果看过一些明清的小说,或者一些老的京剧剧幕的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地方有一个寺庙的名字叫做能仁寺,能仁就是释迦的精神,观音是什么,就是观音慈悲,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面,这些是很明确的,这些佛菩萨他不是一些神灵,他是一种精神,如果你要盲目去拜这些佛,把佛当作偶像去崇拜他,那还不如不要这些偶像了。禅宗里面有一些奇怪的禅士,常常会做出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事情,禅宗里面有一个禅士,大家都来拜佛,求佛来保佑你,不去自己努力,还不如不要这些佛了,所以他把这些木雕的佛像拿下来劈了,烧火取暖。他对于那些着迷于教条的去读经典的,他也反对,经典是很重要,佛经非常重要,但是不是让你去背这些东西,去教条式地运用这些东西,而是要把去把握佛经里面的精神是什么。所以禅宗里面讲了,有一个和尚讲了几十年的《法华经》,到了他还是把握不了《法华经》里面根本精神是什么,去向慧能求教,慧能马上告诉他这个《法华经》主要精神,然后跟他讲,我们要转法华,不要被法华转,我们要灵活地去运用这个法华经的思想,而不应该让这个法华经束缚住我们的思想,束缚住我们的脑袋。所以如果有人陷入到这个经里面的话,还不如不要这个经了。所以禅士里面有些禅士把这些书撕了,撕了干嘛,去盖酱缸。这在一般看来都是亵渎,把佛像拿了砍了去烧火,把经书撕了去盖酱缸,这是亵渎神灵,但是禅宗在这方面,恰恰就是要破除这个,回归到以人自己为本的这样一个出发点,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讲,佛教是一种人本的宗教,以人为本。中国的禅宗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回归到佛教的一种人文精神里面去。

大成佛教起来以后,在佛教理论上应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而且这个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什么重要法呢?把原来那种世间跟出世间完全隔离开来,对立起来这种倾向给他克服了,因为我们佛教要求得解脱,怎么解脱?就是要从我们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污秽,我们人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间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我们说了,我们为什么要求佛?为什么要信佛?就是要想跳出这个红尘世界,就要跳出这个污秽世界,去到一个清静的净土世界里面。所以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就是要逃离这个世间。所以原始佛教来讲,这个出世这点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也就是要把人的各种各样的欲求也要完全熄灭掉,这个也就是说,把世间和出世间完全分隔开来,甚至于对立起来。到了大成佛教,应该说在理论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世间和出世间不是截然对立的,离开了世间,你也找不到一个清静的出世间,出世间就在这个世间里面,就在于世间这样污秽的世间里面,你不被污染,你能够认清这个世间的本性,那你不就出世间了吗?《佛经》里面曾经有一个比喻,什么叫做洁净?他们的比喻就拿莲花来比喻,佛教最崇敬的是莲花,莲花是最洁净、最洁白的,我们看到佛教的地方莲花瓣这种装饰一定会有,因为佛像就坐在莲花座上,最圣洁的一个象征。可是莲花怎么长出来,污泥中间长出来的,离开了污泥还有莲花吗?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所以你要想得到洁白,洁净,那你不能够离开污浊的世间,只有你认识到了世间的本质如何,不为这个世间现实世界迷惑你,让你产生各种各样的妄想,那么你也就觉醒了,觉醒了不就出污泥了吗?同时你不在这样一个现实世界里面来磨练,你也永远认识不到什么是真正的洁净,对不对?所以禅宗也是强调发扬大成佛教里面叫做不二的思想,世间出世间是不二的,不是对立的,所以禅宗里面慧能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在世间,不能离开世间去求佛法,你要想离开这个世间去求得觉悟,那就像去寻找一个兔子的角一样,兔子是没有角的,也就是说你永远不可能的获得。所以中国的禅宗,他不是一个脱离世间现实,不是回避逃避现实,而是要强调我们要积极的去面对现实,去转变现实,在转变现实过程中间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所以他是要人们积极的去面对自己的生命。这是禅宗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大成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理论上是越来越精致,随着越来越精致,因此理论上就越来越繁琐,越来越复杂,于是也就造成了我们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一个人不要说一辈子,我看两辈子不一定能看不完。当然我这句话可能有些不妥,有些人说这他辈子看了两遍《大刚经》,我说可以呀,当然可以翻一遍没问题,翻二遍也没有问题,你要仔细地去读一读,他要仔细地去思考的话,那一辈子也读不完,那么有些经典有非常的连词概念,非常的复杂,同样一个意思,可能通过许许多多概念来表达,反过来,许许多多的概念说不定就说明同样一个概念,搞得人眼花缭乱,甚至变成了一种繁琐哲学,这对一般的信仰者来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种情况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间其实也出现,比如说,隋唐时期同时出现的许多佛教宗派里面,除了禅宗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宗派,比如说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这些宗派理论可以都是极其深奥、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从思想理论意义这个角度来讲,是很有价值的,天台也好,华严也好,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论对中国的整个文化可以说起了极大的作用,甚至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没有这些佛教宗派的理论,也就不会有以后中国宋明的理学。但是这些他只能是在一些少数的精英做专门的研究,而宗教更重要的实践,所以禅宗在这方面,他也就把这些理论简化了,回到非常的朴素,强调佛教是以心传心,也就是说我们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而不是去背诵、去扣那些经典。当然这个也不是一个对立的,也并不是说那么我们这样我们就不要去读那个经典了,也不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你过于的陷于经典的繁琐的概念里面去了,忽视或者忘掉了朴素实践,那就不对了,如果你认为这些都不需要,我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就是狂人。我们看了电话《少年寺》以后,人们学会了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这个话应该说要么是已经是德道高僧,已经有很深的信仰,他已经可以运用自如了,那就可以这样讲了,对他来说无所谓,要么就是什么皮毛都没有学到,自己在夸夸其谈。所以禅宗他把一些复杂教条式这些理论的简化了,回归到一种朴素。

第四点就是禅宗把修行的方法也简化了。所谓修行的方法简化了,就是把修行放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中间去,不是离开了日常生活去修行,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一点跟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儒道思想也是一致的。说实在的,我们一般人的习惯性思维大概都会这样想,我既然要修行了,我肯定要跟我们平常不一样,这才叫修行。我告诉你,修行就是你现在在做什么还做什么,还继续做什么,这才叫修养,他肯定会有这个疑问,但是再深奥的道理他也就在你平凡的事件中间,你也只有通过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间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奥的道理。我们真正懂得了就知道了这个问题。有些人不屑于做这一些,我来学大道理的,可结果你却叫我做一些平时最熟悉的事情,这还叫修行?所以禅宗里面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禅士问他的师傅,他说,师傅呀,你平时是怎么修行的?师傅就告诉,我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饥了吃饭,困了睡觉。徒弟一听,就不怎么高兴,你这不是在糊弄我吗?谁不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这也叫修行吗?他就问他的师傅,这也叫修行?师傅说,这怎么不叫修行?他说你看有多少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百般思虑,你看又有多少人,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牵绊到鸡叫。我们好好想想,有没有这么回事。我们在平时可能也常常听到有这样的一首诗,我不知道这儿怎么样?在北京乘出租车经常听交通台的人,交通台经常播这首诗,但他只播前两句,哪两句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你能够按照这样的自然景观去做,那你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轻松快乐的人。如果这一年四季,春天你想着月亮,秋天你要想着凉风,那就违背了这一年四季的景观,这也就是你心里面有别的东西,所以这两句诗后面又跟了两句话“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年四季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是好时光,一年的好时节,对不对?但是你要能够享受这个好时节有个前提,闲事不要挂在心上,可是我们人呢?恐怕都是有闲事挂心头的,很难领略到一年四季这样的好时节。那么禅宗就是让你能够真正领略到,回到生活中间去。所以在禅宗里面非常强调佛法就在于日用,所以也有一个禅士问他,佛法在哪里?他说,佛法就在你的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处,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佛法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这些地方,禅宗就把佛教大家心目中以为中最玄妙的、最高深的、最深不可测的这样一些道理把他回归到你的日常生活中间去。所以这就是中国的禅。所以刚才为什么我讲了,中国的禅,对于佛教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高扬。太虚大师讲了,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就中国的禅宗这个禅来讲,而不是我一开始讲的那些观想,我们也并不是由此排斥那些观想的禅,打坐的禅,禅宗这种精神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所有的形式,包括我们的平常的屙屎撒尿,穿衣吃饭,其实都是一种达到觉悟的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道理,不能够把这个当作目的,把他看作一个手段一个方法,所以如果你原来心烦意乱,那么我说你先去静静心吧,坐坐禅吧,甚至于说,现在国内有很多的禅堂,很多的寺庙里面都有禅堂,很多禅堂里面经常每年举行各种坐禅活动,最常见的就是禅七,用七天时间去坐禅,所以有些人听我一讲,就问坐禅怎么样?我说可以啊,如果你现在心情宁静不下来,可以去参加禅静,去体验体验吧,但是你不要把他当作目的,坐禅了我就什么都解决了,我就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了。这只有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你停留在这上面,你像坐在船上,你坐船是为什么?坐船是为了从这个地方到达那个地方,到了那个地方,你要离开船,才能达到目的地,你还是坐在船上不动,那你永远达不到目的地,也就是彼岸。所以坐船等等都是工具,打坐参禅,都是像这条船,如果你不能够到了目的地来从船上下来的话,那么你永远也把握不到佛法的真谛,也永远不能够达到自身的一种解脱。

所以,我想我们在讨论,当然现在这个世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各种文化里面宗教是一类,宗教里面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宗教,同一个宗教里面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里面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派别,各种各样不同的派别又有各自修行的方法。从现在总的来讲,应该是并行不背的。也就是说,本来人是为什么会出现那样多元化,因为人也是多样化,人所生活的环境,他所柄授的文化,他是不一样的,他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的不同人的需求。所以多元并存,这是没问题的,应该相互尊重。在佛教里面,他就不强调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常常讲,佛法有八万四千法,说他多,我们不同的法都是用来助不同的人,或者说渡有缘的人,也就是他跟这个法有缘就用这个法渡,他跟那个法有缘就用那个法渡,所以不能够说只有某一个法才是绝对的,所以佛教又非常强调包容。我们在佛里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说法,从佛来讲,他是用一种语言,一种道理来跟大家讲,但是每一位听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来做不同的理解,佛“一音说法”,听众就“随类各得其解”,由不同的人理解,这完全可以的,而且佛教有一种包容的精神,有这样的说法,“一切世间善法皆是佛法”,应该说佛教相对来讲是比较包容比较宽容,他不是把自己绝对化,所以我想这些应该说在今天来讲,佛教要对他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我们有一位大和尚说了一句话,说得非常得好,所以我就把这句话展开讲,他说佛法不怕不信,就怕迷信。因为一迷信以后,你就只有这一个才是真理,其他都不是,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信没有关系,你有疑问,咱们可以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求得真知真解。所以佛教来讲,我们常常说,佛教首先要信,没错,信解行证,首先要信,然后要正确地去理解它,去把握它,然后去行,然后再自己查证,信是第一位的,没错。但是光有信没有疑行不行,这是相对的,有信才有疑,有疑才有信,所以禅宗里面常常讲,这个是疑是不可或缺的,大疑大悟,中疑中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信跟疑也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所以佛法不怕不信,就怕迷信。因此相对于迷信来讲,我们可以讲,佛法是强调一种正信,所谓迷信就是一种邪信,错误的信仰,那么佛教就强调正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高僧大德反复地讲正信的佛教,我们原始佛教强调的怎么来修行?八正道来修行,八正道从某种角度来讲,他是正道和邪道他是正和邪是相对应的,因为佛教一开始把婆罗门教讲得由梵天来决定人的命运,这个说法就是邪信论,所以佛教提倡正信,正确的信,处处强调以正扑邪,相对迷信来讲,佛教提倡正信,正信因果,正信因果也就是要你认识到你既然你可以造出这样的因来,结出这样的果来,当然也可以去造出那样的因来,结出这样的果来,对不对?所以佛教是一种正信的宗教,它不仅是正信,而且强调是一种自信,也就是我刚才讲很多的,所谓的自立的解脱。你信什么东西?你不会信他方的东西,是信你自信的弥陀,也就是你本来就具备清醒的本性的博睿的智慧,相信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得解脱,所以非常强调自信,不去依赖外在的佛或菩萨。

佛教又是一种智信。智慧的智,也就是说,他要通过你自己理性的思考,通过你的实践的检验,来找到自己解脱的这样一种途径,来觉悟自己的本性。所以佛教又是一种提倡智信的一种宗教。

再有一种佛教提倡一种实信。实相对于虚来讲,所谓的虚,就是停留在一种理想上面,而不去付诸于实践行动,我讲的佛教这些道理,并不是一种空洞的纯理论的,而且在我们生活中间得到验证的。我们觉得佛教里面在讲到怎么样来检验,用他的逻辑的方法来讲,有三种,一种叫做圣言量,所谓圣言量,就是用圣人讲过的道理,我这个做法符合不符合圣人讲的道理,或者说是佛、菩萨、圣经里面讲的,如何符合他们讲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还有一种叫做比量,所谓比量,就是推理,就是通过推理推出来的,就是合理的。再有一种叫做现量,所谓现量,就是在现实中间实践检验的,我亲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那么在佛教里面,这三个理论,最重要的是现量,所以称它是真现实量。因此,如果拿我们想要成佛,怎么来检验?用圣言量来检验,圣言量佛经里面到处都说,人人皆有佛心,在人人皆可成佛,没错啊,那你是否成佛啦,推论人人都可以成佛,我也是个人啊,当然可以成佛了,没错啊,可你真正能够感受到吗?别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吗?都感受不到。那么怎么才能真的,在这里我想用太虚大师的一句话,他讲“仰止唯佛陀”,我所景仰的、我所追求的最高的目标是佛陀,接下来一句是“完成在人格”,但是怎么样去完成呢?接下来是“人圆即佛成”,人做圆满了,也就成佛了,再一句是“是名真现实”,这就叫做真现实。太虚大师的这句话就讲了,真正可以得到检验就是我们的现实,就是现量,你自己可以感受到,别人也可以来检验你,我景仰的是佛,我要想成为佛,可是你不落实到自己的人格的提升,人格的培养上,能够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人格完成了,那么,你也就成佛了。所以禅宗里面也有这样一个对话,佛经里面到处讲人人皆有佛心,甚至于那些断了善根的人在佛教里面叫做一阐提人,也就是彻底断了善根的人也有佛心,也就是佛心普遍存在的,人人都有,问题是你能不能成佛,你怎么样才能成佛,看到了你真是一个佛一样。就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个禅士就问他的师傅,“人人皆有佛心”这句话怎么理解,这个禅士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你呀,做佛用是佛心,做贼用是贼心,做众生用是众生心,你光讲有佛心是没用的,要看你在实际的行为中间你究竟是佛还是贼,我们也可以讲,这完全在你的起性动念,你的言行举止是怎么的,不用你说,旁人也很清楚地判断,你是一个佛还是一个贼,所以佛也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夸的,他应该能够得到证,怎么证?现实来证。

佛教反复讲,特别是大成佛教反复强调,大成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我们常常讲,大成佛教讲悲智双运,那么你是不是成了一个大成菩萨,或者说是一个大成佛呢?那就看你在慈悲和智慧这两方面怎么样了,你能不能做到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终生得离苦,慈悲,地藏末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你能不能做到?智慧,也就是你能不能真正认识到自我,不被现象世界中间的我牵着鼻子走,不被贪、嗔、痴来缠住自己,毒害自己,这就要运用你的智慧,才能觉悟,你的本性本来是清净的,不光自己觉悟了,你还得去帮助别人也能够觉悟,所以大成佛教精神悲智双运体现出来的就是看,用现在的话来诠释的话,就是你能不能够觉悟人生,能不能够奉献人生。我也常常把这个意思转变一下,送给大家,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要慈悲做人,智慧做事,这个思想也从很多法师们交流经验,也跟一些朋友交流经验,我对这两句话很有启发,很会有受益。有一次,一个刚刚开始信佛教的一位朋友跟我讲,他说我最近进了一些佛法讲座,又拜访了一些,我对佛教很有兴趣,我自己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的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地来思考,好好地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我说很好,他说你说很好,我现在就害怕跟别人讲我对佛教有了的信仰,人家就认为我这个人(因为我为年轻人)是不是在这个现代科学时代你还去信仰这些,不敢跟别人说,我说没关系啊,你就不要去跟别人讲你信仰这个信仰那个,没有关系,可你能不能跟你朋友交流交流心得,你说我最近听到一个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好,你觉得怎么样?慈悲做人,智慧做事。我说这两句没有人会不喜欢,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颗慈悲的心,做一个慈悲的心,每个人也希望自己做每件事都要有智慧,对不对?所以他可以说,也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宗教色彩,当然我说,慢慢你就可以跟他讲,这就是大成佛教的根本精神之所在,当然,你可以慢慢跟他说,佛教里面的慈悲是什么样的含义,佛教里面的智慧又是什么样的含义,慢慢地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佛教里面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过些日子,我们这里召开世界佛教论坛,我想大概台湾星云法师也会来,台湾星云法师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有佛法就有办法。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佛法让我们来认识这个世界,让我们来认识人生,要让我们怎么样?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圆形的世界,我们常常讲,有缘事即成,无缘事不成。有缘了我们事情就可以做成,没有缘,我们事情就做不成,而这个事情也正是众缘合和才有,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孤立、独自存在东西,而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当我们认识到“缘”这样的思想时候,我们就要珍惜这样的缘,要珍惜缘就是要相互的尊重,我们的每一次相聚,都是一种缘份,有缘要惜缘,要懂得珍惜,无缘要去结缘,佛教里面有一种说法,法不孤起,有缘方生,一切都不可能是孤立,有了缘份,所以我们要广泛的结缘,所以这次世界佛教论坛,就讲到了众缘合和,也就是我们要构造这样一个缘,把各方面的缘都聚集起来,那么才可能达到一个世界的和谐。我讲在这个方面,佛教对今天这个社会从这两次论坛的主题来看,第一次论坛讲心,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也正是佛教的一个最根本观点,因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最后的根源在于心,一切现象都由心所生,由心所造,所谓三界唯心,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现在世界,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安,有那么多的烦恼,有那么多的痛苦,原因就在于我们人心不净,在我们的人心里面充满了各种贪、嗔、痴这三种心,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才不得安宁,所以佛教如果要讲修养,他基本的修养道理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从佛教修身来讲,他针对的对象就是贪、嗔、痴,以戒来对贪,以定来对嗔,对慧来对这个痴,所以佛教简单的说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一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离不开物质基础,人没有肉体,还有生命吗?没有。这个社会如果没有了物质的东西,大家也吃不饱,大家也穿不暖,还有存在吗,不能存在,物质基础必不可少,但是,当他形成了一个生命,它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质,而是跟一个精神关联在一起。所以,作为一个人来讲,肉体是基础,没问题,但是光有肉体能够称作为一个生命吗?中国有一句成语描写得非常好:行尸走肉。没有一个结实的身体会是行尸走肉吗?所以一个生命离不开物质作为基础,但是他成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以后,他的精神在指导他的肉体,我们一切的言行,不都是我们的思想在指导,同样,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物质财富发达了,那么怎么样来运用这些物质财富,怎么样能够运用得更好,对我们人类更有益,那就要靠精神文明去指导,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个物质跟精神的关系,物质是基础,精神是灵魂,起指导作用。佛教在这方面,通过戒定慧的修来息灭贪嗔痴,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抓住了一个根本,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中间强调个人品德的提升,是一样的。

因此,我觉得佛教在今天我们这样的社会中间,我们物质可以说得到了极其的丰富和发展,那么,我们现在要进入建设生态文明这样的一个时代,现在都在讲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后工业时代,后现代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问题,一个方向,其实我觉得这个生态文明确实是我们人类文明中间的一个新阶段,我们细想一下,文明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愚昧、蒙昧来讲的,蒙昧和野蛮来讲的,我们人类进入了文明,也就脱离了野蛮,脱离了愚昧,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反思一下的话,我们脱离了愚昧和野蛮之后,我们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但是我们在以往的文明时代里面,又做了多多少少比愚昧还愚昧,比野蛮还野蛮的事情,而且我们又看到随着所谓的文明的提升,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科技的昌明,在某一角度来看,它是更加助长了人类的愚昧和野蛮,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史家,叫做丹皮尔,他曾经在《科学史》这本著作中,他讲了这样的话,他说科学的成就是尽人皆知的,他在工程、工业、医药方面的实际应用对现在国家生活的影响也日益的增大,如果世人真愚顽凶恶而允许另一个世界大战发生,则科学在毁灭性武器方面的滥用,将使文化受到灾难的威胁。也就是文明,我们以往的文明如果我们滥用的话,那么会造成比野蛮还野蛮、比蒙昧更蒙昧的事,它甚至会助长这种野蛮手段,这个我们在现代应该说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过去没有那么多的科技文明,我们两个人打架,动刀动枪,这个枪不是现在的枪,是过去的松,那么我们相互杀死多少,而我们现在的文明,我们的机关枪嘟嘟就这么扫下去,后来的原子弹,所以让人们走上野蛮的手段是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对过去的文明需要反思,特别现代在我们很多人脑子里面还把科技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是万能的,科学占据了我们整个的话语话权,以至于在很多人心目中,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科学的迷信。以至于到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要取得它在社会上存在的资格,都必须挂上科学的旗号,或者披上一件科学的外衣。而事实上,人类的知识是多样的,文化也是多样的,科学绝对不是万能的,科学绝对不是可以包揽一切的。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我们今天进入到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万能,甚至于科学迷信,我认为是会把我们人类引向毁灭,也就是这位丹皮尔,他在《科学史》里面又这样讲,他说哲学家们已经开始明白,科学只能阐明实在的某几方面,只能绘出平面的图形,作为自然模型的轮廓。科学正是由于它自己的定义、公理和基本的假设,必然是机械的与决定论的。所以他说从机械的观点看人,人自然是一架机器,但是如果从精神观点来看人,人仍然是一个理性的心灵与一个活着的灵魂,他说科学已经认清他的真正的意义,所以不再享用定律的羁绊来束缚人的精神,所以他说科学必须承认宗教经验在心理方面的有效性,他说我们至今已经能够更加认清科学的能力与限度。丹皮尔曾经讲过,研究科学史,才能够沟通人文和科学这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所以科学解决科学的问题,人文解决人文的问题,人文的知识体系与科学知识体系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能用科学知识体系去要求人文知识体系,当然反过来,人文知识体系也不能取代科学知识体系,我们要承认人类知识体系这样一种复杂性、多样性。那么,今天生态文明的建设,我觉得是非常有重要意义的,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生态的伦理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跟其他生命之间,包括非生命物体之间,是不是也应当建立起一种伦理的关系,人类对其他生命包括非生命的物体是不是也应当持有一种敬畏心,尊为一种形成规范和准则,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达到生态的平衡,只有达到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够说建立一种生态的文明,所以生态的文明建立在一种对于其他生命,甚至于非生命的物体,我们也应该有一种伦理的规则,不能够由我们人类随心所欲地去决定其他生命的命运,去改变其他非生命的物质状态,我们今天社会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就在于我们人类依仗着我们人类所谓的文明,不尊重其他生命,不尊重其他非生命的物体,所以才会造成,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思考的、要反醒的,是这个问题。那么,要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和谐,必须先达到人类社会的平衡和谐,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平衡和谐就必须先达到人的心灵的平衡和谐,所以回过头来,根子还在人心。所以,我们如果从佛教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生态的失衡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在于人类贪、嗔、痴,这三种心的恶性发展所造成的,所以自然环保要从社会环保入手,社会环保要从心灵环保入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佛教提出要息灭贪、嗔、痴的理念可以说抓住了心灵环保的根本,抓住心灵环保,让我们的心灵不要受到贪、嗔、痴这个污辱,这就是心灵环保。

同时,我觉得佛教里面还有很多理念,对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很有启发的,都可以借鉴。比如说佛教里面讲,众生平等,这是佛教里面一个很基本的概念,但是从它产生来讲,当时它是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的,针对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但是从它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对六道众生,都要以一种平等去对待他。所以佛教反复强调,要普渡众生,人只是众生里面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生命现象,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生命状态,其他的生命现象,天、恶鬼、地狱,六道众生,必须要有一个对众生平等,所以佛教在行动中间也是这样来贯彻的,过去来讲,我们现在可能很多地方还存在缺陷。从现在的南传佛教我们也可以看到,信佛的人,出家众,他是自己不做饭,是乞讨、乞食来生活的,按照原来这样的做法,乞食他是沿街乞讨,就必须要有平等的观念,这条街上有的人家有钱,有的人家没钱,那么有钱的人家办事就好点,贫穷的人家办事就差点,如果我想吃好点,走到贫穷人家门口就绕过去,专门去讨富人家饭吃,那当然好吃,这个行不行呢?当然不行,这就违背了平等的思想,应该一家一家挨户。那么,我反过来行不行呢?我专门到贫穷人家去讨,我让他有机会供养生,是一个功德,我让他有机会积累更多的功德,那行不行呢?我说也不行,你要给有钱人同样也要有机会呀,机会是均等啊,你不能够说广包均配啊,所以在生活当中就是这样的事情,当然现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到泰国去,看到僧人中午排着队去要饭,当然这个要饭已经不是跑到街那边一户一户,而是现在反过来,准备供僧的人,到了中午他准备好供养的食品,都到一个地方去集中,大家都坐在那儿,然后僧人给他们一一的发。我们这儿大部分的寺庙都是自己开伙的,没有一个乞食的问题。众生平等这个概念,我们对其他的生命也不能够去蔑视他,不能够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仅是众生平等,众生都是有情,都有情感,都是有精神活动的,后来佛教又提出什么?无情有性,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他也都是有性的,所谓性,这个性也就是佛心的,你也不能够把他看作随便我来改变他,那也不行,我想就这两条,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建设来讲,我们现在很多问题,一个是对于其他的生命,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就是对非生命的物质无情的东西,我想怎样改造它就怎么改造它,所以我们现在的长江、黄河已经成了水库相连的地方,也就是说根据我们人的需要来改变,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的水源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太湖也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很直接的关系,即使没有关系,我们对他也要对他讲慈,至于同体,我们说一个母体里面的东西,同体更应该有一个大悲心,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我刚才提到的法不孤起,仗缘方生,所以你如果破坏了那个,那也就没有那个了,因此佛教的缘起法最根本的表达方式,就是事物都是关联在一起的,从时间上面相互关联的,从空间上面也是相互关联的。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个生了,有了这个东西,才有那个东西,有这个东西没有了,那个东西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如果随意的去消灭一个东西,那么别的很多东西可能就没有了。所以缘起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这是从时间上面讲。从空间上面来讲,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也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这个生态文明我想最根本的就是要我们建立起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尊重其他的生命,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尊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其他非生命的物体,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生态文明才能够建立起来,而生态文明的建立,我想我们能够尊重其他生命,尊重其他人,那么我们过去那种野蛮、蒙昧大概才能够真正的消除。当然我想,这也是人类的一个崇高的理想,要建立还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今天党国家政府也提出了我们要生态文明的社会,那么佛教在这样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使命中间,应该说,他是有可以发挥他的作用的地方,从前一次的世界佛教论坛来看,大家也认识到,你只有心和,才能事和,只有事和,才能社会和,只有社会和,才能世界和,你一看到佛教讲的从心开始,那么这次就更需要大家来齐心合力,因为我认为这个众缘合和就是齐心合力的意思,因为“和”这个字有很多重意义,“和”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间,包括在佛教中间有很多重意义,但是“和”里面有一个意义,这个合读成hè,读音读成hè,为什么读成hè?我们这儿学文学的一定会知道,我们古人做诗有唱和,一唱一和,就是我们现在,比如说,我在这儿起头唱歌,大家听了很高兴,也跟着我一起唱,就是唱和和,和就是响应、配合,提出这样一个主题,我来配合,大家一起来齐心协力,众缘合和里面,也就是说,我们来倡导这样一种和的精神,而且我们希望我们的世界大家都能够相互响应,齐心协力,来构建我们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佛教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做到,应该说,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会有很深的影响。

时间差不多了,我想我今天是不是就讲到这儿,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佛教万年历 | 投稿邮箱

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472123 电话:0398-3788852 (客堂) 信箱:kongxiangsi@126.com damo2000@126.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豫(2023)0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