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释永信大和尚
方丈语录 首页 - 释永信大和尚 - 方丈语录
日常语录选
  过高的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们的时代,对待自己的修行。佛教的根本,是信众的切实修行。修行讲自受用。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修起。把自己听到的正法,悟到的真理,融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我认为这是学佛修行的大道。

顿悟法门也是日常功夫,是上乘根器的日常功夫。所谓上乘根器,我觉得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应该指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只有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

我们说信不信,是我们的人在那儿信不信;我们说迷不迷,是我们的人在那儿迷不迷。所以,我们说迷信某种事物,不是说事物本身是迷信,而是我们的人在迷信某种事物。我们可以迷信佛教,我们也可以正信佛教,我们也可以不信佛教。

我们所构思的一切佛园佛土,全在我们心中。万法唯心,我们平时说庄严佛土,并不是那儿有一个像花园一样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浇花植树,而是说让我们清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清净,那就是佛土庄严,那就是人间净土。

信徒与佛学者,就像农民与农学家一样,农民种麦子,只求收获,农民只对自己日常播种的庄稼熟悉,他种麦子,他是种麦子行家,他不种水稻,他就对水稻一窍不通;而农学家只搞理论研究,他对许多庄稼都知道,也许他都没有播种过、收获过,他收获的是研究成果,不是具体庄稼……

什么样的生命才值得热爱?只有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生命才值得热爱;什么样的人才会热爱生命,只有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人才会热爱生命。

生生世世流传于六道轮回是苦事,但修行救世不是苦事,而是乐事;佛教事业不是冷冰冰的工作,而是充满热情的事业。如果说世间是火宅,佛教则给世间带来清凉;如果说世间是苦海,佛教则给世间带来温情。

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厌恶,而是对世俗生活的觉醒后,即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空性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厌世”,对世俗生活的舍离,恰恰最能体现出佛教徒对于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超越自己的珍贵品质。


严格的人以心传心传统,成就着禅宗千年不绝的事业,并成为我们佛教慧命绵长的一大秘密。一代又一代僧人,无论外表上或尊为国师,显赫一世;或乐为云水行脚,自在一生,但在成就道业这一点上,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将自己一生,默默地融汇进了共同的伟大事业。

佛说了些什么?容易理解吗?我告诉大家,佛所发现的人生真理,非常的简单,甚至简单到我说出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佛自己当初悟出这个真理 时也不敢相信,书上说,佛悟道后,不想也不愿把自已悟到的真理传授给别人,怕被别人耻笑。佛所悟的真理,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祥,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佛经上所说的四万八千 法门,数自己的呼吸也好,观心观空也好,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参话头也好,以及别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做到不胡思乱想。我们禅宗讲明心见性,想通了就好。同样是吃饭,过去是糊里糊涂吃饭,现在是明明白白吃饭;同样是睡觉,过去是七梦八梦睡觉,现在是踏踏实实睡觉。马祖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就是这个意思。切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腾云驾雾,万人朝拜,或者其它不着边际的奇迹,那都是妄想,都是外道。

什么是禅?不要胡思乱想就是禅。

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么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

我们学佛修行,要打掉妄想,就是要把八识田里的妄想,一个一个打掉。从眼、耳、鼻、舌,身五识开始打,一直打到阿赖耶识,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为止。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果位,声闻四果呀,菩萨五十一地呀,实际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这与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学的知识越多,年级越高。不过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世俗人生尽管没有意义,但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时间,却是很珍贵的,我们通过学佛,通过努力修行,可以过上与世俗生活方式有别的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那就是成佛。有人可能要说了,佛也是人么?是的,佛也是人,佛是觉悟了的人。所以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 ,佛是已觉的众生。切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座上,香绕烟熏,万人朝拜。不是这样的。当年释迦本尊成佛以后,还是风里来雨里去,托钵游化一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他心理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得明亮宁静,没有任何困扰,生机勃勃,更有活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上下左右,东张西望,而佛说不定就紧贴着我们背后,在窃笑我们的糊涂,我有时和人开玩笑说,只要我们突然来个急转身,就不定就能和佛撞个满怀。悟道成佛,随时随地都是可能的,古代、现代的禅师们开悟的故事不是很多么?不要把开悟想象成升天成仙 之类的,开悟只是平常事,就象放下肩上的重担一样平常。一个人人品正,一心一意地做人,就自然而然昌盛成佛了。
众生有别,但佛性无分别,在圣不增,在凡不关;佛心不二,自性空寂,如罪之无内外中间,即使有束缚,也是自心无明所至;只要打破时空因缘,超越圣凡分别,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学佛成佛难不难?对于不发心,或发心不够的人来说,当然难,就象考大学,对于不读书, 或读书不用功的人,当然很难,但对于读书用心的人来说,考大学就不难,不是很多人都上 了大学吗!学佛也一样。成佛又不是成给人家看的。有人总以为成佛是奇迹,而不理解成佛 本是平常事。在他们眼里,成佛么,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有三十二相呀,有八十种好呀, 或者肉身不烂呀,有多少多少舍利呀,真是执迷不悟的妄想!即身成佛是人生境界上的成就 。

既然学佛,就应该发大心,起宏愿,学佛就应该想着要开悟成佛。但是我们必须清 楚,一心想着开悟成佛,本身又是一种凡夫贪执,凡夫妄想。有贪执有妄想就起烦恼。带着 一身世俗习气的凡夫,才开始学佛,又增添一种贪执,一种妄想,一种烦恼。事实上确实这 样。因为凡夫在世俗社会中生活,长期熏染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学佛,正是要消除凡夫身上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而所谓的开悟成佛,正是没有贪执没有妄想的境界。

一个刚发心学佛者,首先不要一心想着开悟成佛,而应该首先在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上下功夫。这是学佛最可靠的基础。基础越扎实,成就过程就越顺利。

开悟了是否就是成佛了呢?不一定。这就取决于开悟者日常修行功德是否圆满。如果日常修行功德圆满,那么,一悟即至佛地。如果日常修行功德不够圆满,比如行小乘之道,那么,开悟只是见佛。根据佛经记载,我觉得早期佛教,即小乘佛教时期,包括释迦世尊,那时所谓的悟道,实际上只是见佛。见佛到成佛,还有很多路要走。

佛法是圆融无碍的,但不是文字上的圆融无碍,而是表现在弘化众生过程中的圆融无碍,表现在世间众生领受佛法利益过程中的圆融无碍。佛法凝结为文字,凝结为《大藏经》,只是佛法为方便俗世众生的一种幻化,一种示现。众生通过《大藏经》,通过文字,然后进入给自己人生 带来切实受用的日常修持中去,而决不能停留在"噢,佛法就这么回事",把佛法当成了知识。这是历代高僧大德警告了上千年的大戒。

佛是觉行同时圆满的人。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没有这托钵行化的四 十九年,释迦世尊也只是个自了汉而已,甚至也没有后来轰轰烈烈的佛教事业。大乘佛教与 小乘佛教区别的基本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功夫。大乘佛教一开始就在日常 生活里修行,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入道,基础功夫深厚扎实,一旦开悟,成果巩固, 一般不会退转,不象有的修禅人,打坐几年了,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定,可是一出定,走回日 常生活,仍是一身旧习气。所以,我觉得,尤其在现在物质丰富、人心难定的时代,学佛者 从日常生活中起修,比较稳当,容易成就,直接从日常伦理道德入手,反省自己,约束自己 ,保证修行一日,功夫长进一日。

要希望佛教对人生真正有帮助,改善人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起信。信佛,是学佛的第一步。所以《华严经》首先强调的就是起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要实信,要 一心一意信,不能三心二意信,想起来才信一下,那是不行的。

人们对佛教起信以后,我们还是要追究一下,到底是正信还是邪信。 比如说,有人为了求神通而信佛,有人为了求升官发财而信佛,有人为了混口饭而信佛,这些都是邪信。一般说来,一个人起正信还是起邪信,与起信的因缘有很大关系。起信的因缘是善事正语,一般就起正信;起信的因缘是外道恶趣,一般就起邪信。实际上,决定一个人是正信还是邪信,从根本上说,是这个人的发心行愿。行愿正,就是正信;行愿邪,就是邪信。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打坐、念佛、诵经,打坐、念佛、诵经等只是助行,正行是日常的持戒。所以佛经云:以戒为师。一般人都以为:信佛学佛,就是要开悟成佛。实际上这完全是凡夫的妄想。信佛学佛能开悟成佛,不然可喜可贺,但信佛学佛并不等于开悟成佛。开悟成佛需要机缘。这正如我们上学读书,能考博士当教授当然是好事,但上 学读书并不一定非要考博士当教授不可。信佛学佛,主要是求得日常的内心安宁和安慰。这才是信佛学佛的日常利益。

打坐、念佛,只是学佛的外相。如果没有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福德,即使打坐时能入定,可是一做事老毛病又犯了。要从根本上改掉旧习气,那么我们就从根本做起。我们的根本在哪儿?就是我们的六根所在的地方。我们佛教为什么要把眼、鼻、耳、舌、身、意称为六根?就是因为六根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就象树木的根部。所以,我们从根本做起,就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就是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我们常说"六根清净",就是要求我们净化我们日常生活污染,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行净,那么我们的意念就自然而然地随着净了。只有我们的心行意念内外都净,我们的内心就安宁坦然,无牵无挂。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一个人能做到于内安宁坦然,于外无牵无挂,这就是禅,这就是定。因此,我 们要学佛修行,要改变俗世旧习气,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就是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做起。这是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学佛修行成就,实是学佛的正道、大道。

一般人总是从理上把握佛教无我之空理,实际上这才是空的,没用的。只有从行上下功夫,最后才能真正 体证到无我之空理。如果光想打坐求空,没有日常行为上的功夫保证,是永远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空呀空呀的,那是"我"在求空。即使在意识境界上有那么一点点自以为 是的"空",可是"我"还整个在那儿。如此求空,不是自欺欺人吗?!做不到无我之空,都 是假空。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别人,忘了自己,他不就是经常体证到无我之空了么!

我们平时行善做好事,修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并不全是求外在的福报,而是"自净其意"。许多人都把"自净其意"理解为坐禅或念佛功夫,我认为不对,"自净其意"应该就是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功夫。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我认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正行,坐禅念佛之类是助行。我觉得很多人 都低估了十六字偈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深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与六祖 《坛经》里的根本思想:"行正即是道"相契,也?quot;以戒为师"是同义的,意思完全一样。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有人把"戒、定、慧"无漏之学理解为:戒是持戒,定是坐 禅,也是错了。"戒、定、慧"无漏之学真正含意是由戒发定,由定发慧,也就是说,持戒 功夫到了,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功夫到了,就自然而然发定了,就自然而然发慧了。 这里的"定",不指坐禅入定。坐禅入定不是佛教本身,外道也坐禅入定。坐禅入定对于我们只是一种助行而已。

学佛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事,只有建立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上的修校攀强煽康摹P扌胁荒茏非?表面的轰轰烈烈,不能搞运动。现在很多人总相信佛教末法时代说法,认为现在道风不振。 实际上,每个时代的道风都是差不多的。达摩祖师教诲"四行",说明当时道风的浮夸;唐朝玄奘西行求法,说明当时佛教思想的混乱;百丈怀海立清规,说明当时丛林没规矩;等等 。细翻史籍,可以发现,每个时代都有对当时道风的指责言论。我们读《高僧传》、《灯录 》、以后,便以为唐代、宋代高僧云集,实际上是一种错觉,《高僧传》、《灯录》是把几百年中的高僧集中到一块,如果以每十年来平均,每十年里也没有几个高僧的。我们总是对 自己所处的时代期望很高。这样并不好,这对于我们修行者来说,尤其不好。过高的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们的时代,对待自己的修行。佛教的根本, 是信众的切实修行。修行讲自受用。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修起,从小事修起,从眼前的一件一 件小事修起。把自己听到的正法,悟到的真理,融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我认为这才是学佛修行的大道。

佛教所说的"空",是对世间事物变化过程的描述,准确的讲,是始终在变化、要毁坏的意思。佛教认为世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是由其他事物变化而来,最后又变化为另外的事物。成、住、坏、灭,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本性,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佛教所说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空。比如我们的一辈子,父母亲生下我们时,佛法上说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按科学说法,是由碳、氢、氧之类元素构成,然后长大成人,然后衰老,最后死亡,一切都是变化的,我们的一辈子也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过去了。正是在这个意思上,我们说人生是空的。所以佛法教导我们,做人不要执着,执着就苦,就起烦恼。但也不要因为认识到人生是空的,就悲观绝望,这就落入了顽空,这也是一种固执。一个人认识到人生的空苦,而又不落入顽空,确实需要智慧。如何获得这种智慧?这正是佛教所能解决的。通过学佛,修戒定慧三学,达到改变我们空苦人生的目的。

我们平常说的"随缘",决不是随便、无所谓之类,而实是我们学佛修行人在俗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随顺缘份,随顺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去成就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随缘,真是我们的处世波罗蜜,是佛法智慧在世间的体现。大家学佛,大家修戒定慧,若要试探大家的道行多深,境界多高,不用看什么几禅几定,也不用听什么念佛念得纯熟不纯熟,只要看看大家在俗世如何办事就知道了。一个学佛人,如果修行有所成就,他的智慧肯定有所开发,他对俗世事物肯定有所洞见,那么他在俗世办事能力肯定有很大提高。一个人学佛一辈子,学得满头雾水,什么事都不会干,他还要口口声声普渡众生,那不是被人笑话么?

出世间在哪里?就在凡夫凡心凡行外面。出世间离我们远不远?说远也不远,就在我们的胡思乱想外边;说近也不近,我们的胡思乱想总是无边无际。出世间就在我们心中,世间亦在我们心中。超凡入圣,出世入世,都在我们心中。凡人圣人之别,不区别在外形相貌上,千万不要以为学佛成圣就怎么啦,就住大雄宝殿,坐莲花台,香烟缭绕,万人叩拜,或者形容相貌就变得稀奇古怪,挺吓唬人,这些都是想邪了。凡圣之别,只是一心之别,一念之别。别什么?凡人心乱,圣人心定。凡人做什么都心乱,想这想那,睡觉时心还乱 ,七梦八梦,打起坐来心更乱。而圣人内心干静得很,不管他手头上活多忙,从日出忙到日落,但他的内心始终不乱。

佛教的" 厌世"不是消极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厌恶,而是对世俗生活觉醒后,即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空性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厌世",对世俗生活的舍离,恰恰最能体现出佛教徒对于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超越自己的珍贵品质。正是这个意义上,相传唐太宗曾感叹:"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佛教的"厌世 "与世俗生活中的想不开、寻死之类混同起来,那么,修行者?quot;厌世"程度,即内心舍离世俗生活程度,应是衡量修行者修行功夫非常重要的标志。

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了"舍"字的含义,明白了舍离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布施的意义。舍离与布施是一体两面,就象硬币的两面,没有舍离,就没有真正的布施。佛经上将布施列为菩萨道之首,决不能把菩萨简单看成是一个乐于助人、闻声拔苦的大好人,菩萨更是一个洞察人生、宇宙实相的大智人。菩萨的出世与人世并不矛盾,菩萨首先对世俗生活已经觉悟,并在内心彻底舍离了世俗生活,达到"自净其意"的境界,无"我执",无"有执", 完成了对世俗生活中诸有万物的超越,证入空境;这就是所谓出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乘 成果,罗汉果位。然后,在超越诸有、体证诸有空性的基础上,再一次完成了对诸有空性的超越,在智慧上,进入"空有不染"的妙境;在功用上,达到空有互回的化用,对世间一切 有情生发出大慈大悲的关爱,这就是所谓的入世,亦即我们常说的菩萨道。

我们化度众生,要主动走向众生,碰到谁就是谁,要善于活用法门,要让法门迎合众生,不能倒过来让众生迎合法门,所以,我们绝不能固守哪宗哪派,不能认为我是哪宗哪派人,比如我是禅宗,我就不能劝人念佛,如果劝人念佛了,好象就出卖了祖宗一样,这样不好。这有违佛教教理。我是少林寺僧人,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是历史造成的,不是谁封的。所以我还是很开放的,并不自以为什么什么的传人而作茧自缚。这是我对禅宗的基本立场。

禅宗的基本,也是佛教的基本, 就是僧人们的日常修持,也就是达摩祖师一开始就教导我们的"四行"。"四行"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佛教义理,而是通俗易行的学佛基本原则,对于今日的信众来说,"四行"的内容最熟悉不过了,因为上千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离开了"四行",禅宗不成为禅宗 ,佛教不成为佛教。所以,达摩祖师是在"四行"的基本原则上传授"即心即佛"禅宗殊胜法门的。"四行",就是强调了"行"在学佛中的重要性?quot;行"在,佛教在,禅宗在。禅宗不会仅仅是参话头,然后一悟成佛,世间没有这等便宜事,出世间更没有这等便宜事。所以,我们喜欢禅宗公案,并希望佛教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那就不能停留在欣赏上,还需要了解佛教的基本内容。只要了解了佛教的基本内容以后,才会懂得禅宗之所以是禅宗的道理,懂貌位巴啡绾尾畏ǎ赣质窃趺匆换厥隆?br> 
  
如果把禅宗公案比作美丽的花朵,那么这些美丽的花朵得以生长的,正是僧人们的日常不懈的修持。我们欣赏花朵,不能光看花朵,还要看到支着花朵的枝叶,甚至根茎、泥土。花朵离不开枝叶、根茎、泥土。花朵离开后者,便成枯花凋谢。这些禅宗公案故事也一样,离不开僧人们的日常修持。只有基本的东西深厚了,日常修持的功夫到了,那么,参禅才能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基本的日常修持来保证,参禅参一辈子也不会开花,更谈不上结果。禅宗有个有名公案,就是大灵山法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佛陀拈出一朵美丽的花朵,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美丽的花朵所迷转,唯独迦叶不被所转。我们读禅宗公案故事一样,所有的公案故事都是美丽的花朵,我们是不是被迷转,那就看我们自己。

禅宗讲"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成佛",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从自己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佛陀的真理。佛陀住世时, 不念经,也不拜佛,因为无经可念,无佛可拜。佛陀就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真理的。所以,也可以说,禅宗就是直接学佛本人的,而佛教的其它宗派,则是学佛陀弟子的。我说这话并没有禅宗比其它宗派更高明的意思,而只是说明禅宗与其它宗派的区别。只要能发现佛陀的真理,任何宗派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只要对路了,任何宗派都能发现佛陀真理。
我们对“不立文字”有很大的误会。“不立文字”是指无法用文字把佛陀的真理表达出来,但并没有说无法通过文字发现佛陀的真理。六祖的“顿悟”确实是发现佛陀真理的方便法门,但禅宗同样很重视把事情想透,这也是佛教学佛根本大道:正见。对“不立文字”的很大误会,根本原因正是古代文人把禅宗沦为文字游戏的后遗症。

过去,我们在实修证空去执的过程中,更多地提倡坐禅、参话头、做佛事等传统法门。但根据我自己近二十年来修行体会,感觉到从日常生活中去修证,也是非常踏实的门径,特别对于道心坚定的人来说,很适合,也很有效。经上说,一切资生事业,皆是佛事。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其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利益,能够培养佛教徒主动入世的风气,厌离世俗生活,但不舍弃人间生活,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和众生打成一片。实际上,这既是我们禅宗的古老传统,也深契现代开创的建设人间佛教的伟大事业。如果修行者长期远离日常生活,或者和日常生活脱节,不仅容易造成修行出偏,而且修行成就也不容易巩固,更严重的是导致世间佛教事业的退缩。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视妄心为根本道障。但对于刚学佛的初修者来说,却需要一个大妄心。什么样的大妄心呢?那就是道心,发大心,立大愿,不成佛不罢休。我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点。我认为,这对于出家众还是在家众的日常修行非常重要。如果道心不坚定,日常修行就容易松懈,甚至会出现以下情形:一边过修行生活,一边仍顺着旧习气过世俗生活。一个具有坚定道心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会努力精进,希望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所成就。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的顿悟法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法门是建立在"行正即是道"的基础之上。没有"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顿悟法门便成了空中楼阁。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胜法门同时,更强?quot;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象"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行直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等等,《坛经》里随处可见。说到底,顿悟法门也是日常功夫,是上乘根器的日常功夫。所谓上乘根器,我觉得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应该指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只有心平行直的善行深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象瓜熟蒂落,开悟了。所以,"行正即是道"与顿悟法门,功夫上是一致的 ;前者着重于因的说法,后者着重于果的说法。两者同是日常功夫。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人们通常称少林武术是"禅武合一",我则称之为"武术禅"。少林武术是少林寺的家宝,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人类文化的财富,当然更是佛门的财富。我是少林寺僧人,平时也演习少林武术,所以用少林武术接引人们,实是少林寺僧人的方便。 接引讲究对机,既然现代武术作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体育运动而被人们普遍喜爱,那么用少林武术接引人们起信,自然是有效的。人们为什么要健身?是因为人们身体不好,或者怕身体不好。所以才健身。人们的日常烦恼不止于身体,还有其他问题。普通体育项目也能健身,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解决其他问题。我们向人们传习少林武术,除了健身以外,同时把人们接引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使人们感到自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一切烦恼问题。少林武术俗称少林功夫,实际上也是修证功夫。人们在学习少林武术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对佛教的信仰。

佛学对于当代社会最具价值的表现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人生在世应当具有信念,坚信人生可以提升,世界可以改善。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根本。我们佛教徒常说的"净化人间,净化人生",就是这个意思。体现在佛教徒的心行上,就是发心、行愿、修行。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失去信念,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无所信,无所敬,亦无所畏,用佛教术语说,那便落于三恶道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信念实为人生之根本。当一个人有了信念以后,就会有所敬、有所畏,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就会有所约束。宗教信仰的教化作用就表现在这里。一切宗教仪规,都落在"自我约束"这个实处。佛教徒的发愿、受戒, 亦归在这里。对于人类社会文来说,宗教首先表现出来的正是它的道德性,对人类社会秩序 稳定的维护。这也是宗教在千百年来常住人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佛教事业,就是围绕着众生铺开的;我们佛教事业的成就,就是以佛教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众生的内心需求来衡量的。这就是佛教住世的基本内容,我们对此一定要非常明了,这是我们佛教事业的出发点。佛教住世,首先是因为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真理的觉悟,然后才有弘化世间、普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设施,才有住持现 世佛教的僧团组织的建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教住世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从佛教住 世角度看,弘化世间,普度众生,是我们佛教住世的唯一理由,这也是我们作为僧人的基本立场。

佛教住世,是为了弘化世间,普度众生。佛教住世,就是要面对众生,面对具体的众生。佛教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多少人的信仰需求,而人们的信仰又达到哪种永平,这都需要我们每时每刻做到心里有数。这是我们佛教事业的基础和出发点。

我们弘扬佛法,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在世间,在世俗社会中间弘扬佛法,不是在须弥山头弘扬佛法。我们弘法时,不能一味唱高调,一味讲出世法,曲高和寡,人们跟不上。如果人们离开了我们,不会是人们抛弃了我们,肯定是我们抛弃了人们。我们研究佛法,同时也要研究世法。如何把佛法深入到世俗的日常生活中去,有效地接引众生,始终是佛教的重要工作。

如果把现代化比作潮流,我们佛教就是一条船。我们要面对潮流,把握好方向,要明了该干些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稳当地航行在潮流之上,水涨船高,而不是像鱼一样被冲走。佛教的入世出世,就像船一样,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上。对于这些基本关系,我们要保持足够清醒。

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佛教事业要适应知识化社会,并不是要我们将佛教知识化,而是要求我们佛教事业有效地弘化知识社会的信众。佛教与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知识主要是为人们带来世俗利益的手段;而佛教,则是世俗信众人生的归宿。佛教知识化之日,就是佛教事业走向灭亡之时!佛教历史中,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早期那些偏重于义解的佛教宗派的沉晦,如法相、三论、俱舍、成实,甚至包括有些时期的禅宗,都与知识化有关。

我们佛教给众生带去的是法益,而不是利益。

实用查询:
〖IP地址〗〖万 年 历〗〖在线地图〗〖天气预报〗〖查身份证〗〖列车时刻〗〖福利彩票〗〖车牌查询〗〖周公解梦〗〖电视节目〗〖时间校对〗
常用软件:
〖腾讯QQ〗〖下载工具〗〖系统工具〗〖应用软件〗〖图形图像〗〖媒体播放〗〖行业软件〗〖游戏软件〗〖编程开发〗〖杀毒安全〗〖霏凡软件〗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佛教万年历 | 投稿邮箱

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472123 电话:0398-3788852 (客堂) 信箱:kongxiangsi@126.com damo2000@126.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豫(2023)0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