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教
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首页 - 佛教 - 佛教文化 - 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文体、语言、词汇、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赵仆书先生在1986年《法音》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文中说:“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深刻的关系。”“中国画学中的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唐代音乐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
    伴随佛教而来的还有天文、医学等科学支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了子午线,对天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它的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自公元148年安世高东来译经引起260年朱士行西行求经,至公元1175年朱熹、陆象山鹅湖之会(前者表示一个新的文化运动佛学之开始,后者表示又一个新的文化运动理学之创立),这1000余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灿烂时期,也就是中外学者盛称的魏晋六朝隋唐文化,五代北宋为其余波。恰恰在这一时期中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主流的却是佛学。其时期之长,声势之大,影响之广(传播到国外)都远非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所能比拟。所以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还有一位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的态度,但到了晚年他开始系统的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
   
   

    恩格斯说:“象对民族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同样,对于影响支配人类几千年的宗教现象,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了事。我们应当全面分析这朵“不结果实的花”,为什么长期以来能够生长在“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而久不凋谢的各种原因”(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佛教产生于2500年前,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在现代社会里仍然有那么多的人不用强迫而自愿信仰,这不能不说是信仰上的一种稀有的奇迹。宗教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和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密切到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历史文化,否定佛教就意味着否定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步。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及社会意义
     ⑴ 诸法无常观。“无常”指事物的暂时性,分粗细两种含义。“粗分无常”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成毁生灭和一切生命的生死过程的短暂性;“细分无常”指一切事物和生命的一刻不停的生灭交替变化,认为一切事物均处在时间过程中,无论物质和精神的存在,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交替、新陈代谢的续流。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物质粒子,意识续流的最小单位与最短时间单位同步。对物质元素和短暂时间性进行分析,事物和意识的独立存在本质就不可把握,自然得出“诸法自性空”的结论。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和佛教的说法完全一致。

    ⑵ 因果论。认为一切事物之间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因果关系,每个事物都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后一事物的因,事物相互之间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是结果;有的是直接原因,有的是间接原因。因果关系是一切实有事物的普遍关系(实有事物具备三性,即时间性、空间性、特殊性,与虚无和抽象概念相区别)。佛家认为第一粒植物种子和第一个人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有第一棵植物和第一个人,就是违反因果普遍性逻辑规律的. 人的一生有始有终,但作为人的生命的整体而言,这一生只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保持相对稳定的“生命段”,过去曾经过无数个这样的生命段,今后仍然要经历无数这样的生命。

    ⑶ 缘起论。“缘起”的“缘”,不但指各种事物因果关系中的“因”,即原因、条件,还指各种事物相对关系中相对的对立面。因此缘起论不但包括因果论,还包括相对论。
 
   ⑷ 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观点。龙树说:“一切佛说法,不离二谛义。”“二谛”即指理事二谛。“理谛”也称胜义谛、真谛,“事谛”也称世俗谛、假谛。译成哲学通用语,“理谛”就是“绝对真理”,“事谛”是“相对真理”。“二谛”的“谛”是“真实义”,即真确的认识。

佛教所说的“相对真理”指的是人的感觉所把握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概念思维所反映的事物的抽象概念。之所以称做“相对”,是因为现象对于本质,概念对于真实事物只有相对正确性。其次佛教认为事物的性能、种类、形状、变化是无穷的,再加上时空的限制,未经特殊训练的一般智慧即“俗智”所达到的广度、深度、准确度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这一智能范围内的正确认识,只有相对真理的意义。所以《般若经》中说:“空不离色,色不离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指形相,“空”指自性。)本来“实有”和“本空”是对立的概念,但每件事物又是有空的统一,空有又是互为前提的。空中生有,有又变空,这又是对立面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这种规律是普遍性的。


                    佛教的伦理教化意义


      佛教认为只有具备良知,清醒自觉,对人类社会和一切众生的幸福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有价值。所以佛教的一切教化都是以实现这样的人生价值为目的。
      佛教伦理道德的总旨正如佛陀亲口说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调服己心,此乃佛教。”佛教道德总的说来只有戒恶行善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三条。那么,佛教的善恶标准是:“戒除一切有损于别人的言论行为及其思想根源。”(见《律论》)菩萨戒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发扬慈悲心,坚持利众行”的道德准则。“损人利己”的行为是违反菩萨根本戒的行为。有能力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获得幸福而不进行帮助也是违反菩萨戒。
     佛教道德不但要求爱一切众生,保护一切众生的利益,而且还要求人们保护众生的生存环境。如在《佛律》中就规定,不准佛们弟子随便割青草,砍活树,不准在草坪和河水中大小便,以污染草地河水。从佛教的角度看,当今那些绿色和平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是佛的意志的体现。“十善戒”即戒杀生、戒偷盗抢劫、戒淫乱、戒说谎骗人、戒挑拨离间、戒恶言伤人、戒说是非语、戒贪欲、戒暴躁怒气、戒背理邪见等。这些戒条不但是佛教道德的要求,也是符合人间道德要求的。如果人人能坚持这十善戒,人间定会成为极乐世界。
    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众道德的教化,有利于国泰民安,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在历史上得到很多帝王和上层社会的器重和信奉。波恩大学布莱克教授说:“藏传佛教在当今西方国家如此深入人心,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它那深邃的哲理,一是利益众生的价值观念。”


                   佛教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佛教的智慧共分三类:服务性聪慧、俗谛智慧、真谛智慧。(见《菩提道次第广论》)真谛智慧是禅中产生的一种智慧,是佛教修炼到高层次特有的智慧。服务性智慧和俗谛智慧的真理标准是“合乎客观实际的真理的认识(唯识论除外)和知识效用”。这类知识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以客观实际为标准(见《因明论》),完全符合科学的标准。其中许多知识被科学证明是正确的。如元子论,时间的长短和体积的大小的相对论,缘起论,除生命转世以外的因果论,一切事物处于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中的无常论等,被科学证明是正确的。佛教天文如时轮天文,计算结果与现代科学完全一致。佛教医疗卫生对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这部现代科学家写的书中高度评价了佛教的见解,并说佛教典籍《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模型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一个科学工作者研究佛学的报告》一书中,高度赞扬了佛教对人类心理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并说“现代心理研究望尘莫及”。《佛教在美国》一文中赞扬佛教“包罗一切世间知识和人生经验”。爱因斯坦推崇佛教的“直觉了知”是“一切真正科学的原动力”。而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则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
                           
      
       今天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佛教文化精华的问题。由于汉传佛教文化圈内,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佛教对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已大大减弱,甚至可以说已缓缓下降了历史的帷幕。然而藏传佛教在国内,地处青藏高原、蒙古草原、西南边疆这样一些落后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没有受过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猛力冲击,佛教仍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凭它独具的思想特色和社会价值,冲出亚洲,昂首阔步地走在西方世界,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表现出了强的生命力。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佛教万年历 | 投稿邮箱

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472123 电话:0398-3788852 (客堂) 信箱:kongxiangsi@126.com damo2000@126.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豫(2023)0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