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藏法宝
其他经论 首页 - 经藏法宝 - 其他经论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 天台 智者大师  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般若幽玄,微妙难测,假斯譬况,以显深法。金即三义:一、宝中真上,不可侵毁。二、利用自在,摧破诸物。三、表里清净,影现分明。刚是坚义,谓身命财。身即法身,命即慧命,财即法财。功德助道,用譬三种般若。实相般若,理性常住;观照般若,破五住惑;文字般若,解脱自在。如此三法,不纵不横,非并非别,成秘密藏。佛三种身,亦复如是。实相即法身,如大经明金刚身品;观照即报身,如金刚三昧破诸烦恼;文字即应身,随机利益,普现无边。旧云:金刚譬十地后心,因圆之位。今言:初心至后,即有六种金刚也。体者,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经之正体也。宗者,约实相之慧,行无相之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因;诸相非相是果。此之因果,同约实相。用者,破执为用。一切封著,通名为执。破诸相惑,显出功能,亦自无滞,即力用也。
  教相者有五:一摩诃,二金刚,三天王问,四光赞,五仁王。广略虽异,同名般若。摩诃以广历色心,乃至种智,皆摩诃衍。此文略说金刚为喻也。次广解释,言金刚般若,此乃摧万有于性空,荡一无于毕竟。甚坚甚锐,名曰金刚。智名决断,慧曰解知。万像虽繁,物我无相,有为斯绝,寂其机照,故假名般若。西云跋阇罗亦云斫迦罗,此翻金刚。云是利铁,亦名破具。引大经云:佛告迦叶:汝今决断譬若刚刀。又云:劫火起时一切皆销,利锐者在下为金刚际。又云:往古诸佛舍利变为金刚如意珠。今通取坚利为譬。
  旧云:体坚用利。体坚众惑不侵,用利能摧万物。今问:体唯坚不利,用唯利不坚,亦应体则不利,用则不坚。此乃不坚不利,何谓坚利?百论云:眼非知,意非见。别既非见,合云何见?今依中论,通此问即无滞义。今言:坚利者不坚不利,假言坚利。如言:苦以不苦为义,无常以常为义,空以不空为义。此一例语,任运不畏斯难。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岂可定作体用耶?体用因缘不一、不异,体坚用亦坚,体利用亦利。既其不一,假名义辨。若说体坚,即说用利。此是假名义,一边之说。离用无体,离体无用。用即寂,寂即用。无别有无用之体主于用也,亦无别有无体之用主于体也。不一亦不异,有因缘故亦可说一说异。为破一说异,破异说一,假说一异,令众生悟非一非异,秖名此因缘不一不异,离断常戏论。戏论不得入即是坚,能破断常即是利也。
  问:何者为般若,如是坚利?答:一往性空为般若。不断不常,不一不异,性空,毕竟空为般若。万相一无,皆悉尽净。大论云:般若有三种:实相、观照、文字。实相即理境第一义谛,观照即行人智慧;智慧鉴此实相,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文字能为作诠,亦为般若。故云:无离文字说乎解脱。一体三名,同秘密藏。
  问:有翻无翻?答:翻为智慧。问:大论云:智慧轻薄,般若深重,云何相翻?释论七十卷,释须菩提五叹不可称、不可量、无等等、无有边、如虚空。解不可称句云,称名智慧。此是称量檀度,非智慧不能准量,故称名智慧般若定实相。此释不可量,何意不可量?欲明佛所得般若,明鉴实相甚深穷边极底。菩萨因中智慧,不能称量佛果地般若。此是因中智慧轻薄,不能称量果地般若。何得妄引无翻耶?大经云:慧有三种:般若、毗婆舍那、阇那,同一气类,随名而辨。约人,般若属众生。毗婆舍那,一切圣人。阇那,诸佛菩萨。就法者,毗婆舍那总相。般若别相,阇那翻破相,毗婆舍那翻正知见,此即是总相知见。般若翻出离慧,即是属众生,众生有慧数故。阇那,诸佛十地菩萨,有决断义故,共为一位耳。
  波罗蜜,亦阿罗蜜波罗伽等,翻度彼岸,亦彼岸到,亦度无极。此假名无度为度耳。佛已度智慧,度名一切智。菩萨未度,亦不名度。度时亦不名度。不离已度,度未度故。而今言乃度,此假名说度。一行度,二时度,三果度。六度善修满足为行度,三僧祇满为时度,得大菩提为果度。彼岸者,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八正为船筏。又悭贪为此岸,佛果为彼岸。布施为河中,正勤为船筏。又取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智慧为河中,精进为船筏。一往如此。又即生死涅槃俱为此,非生死涅槃为彼。故云:远离此、彼岸,乃名波罗蜜。又前生死涅槃双非中道为二;非生死涅槃中道为不二。二不二,俱为此;非二非不二,俱为彼。故远离二边及以中道,名波罗蜜。
  修多罗,翻契经。经字,训法训常,由圣人心口也。次部轴者,第一部十万偈;第二部二万偈,并不来此土;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即大品,亦名放光;第四部八千偈,即小品,亦名道行;第五部四千偈,即光赞;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即天王问;第七部六百偈,即文殊问般若;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刚般若。睿师云:并是如来随机之说。般若,非称量,过诸数量,岂是一多四五之可说!
  次简前后,言金刚前后者,肇师注云:五种般若此说最初,又千二百五十人后说大品。大数五千人受化转多,故摩诃在后;若金刚在后者,仁王经云:初摩诃次金刚。又护念付嘱及得慧眼,未闻此经,似宜在后。俱有证据,由人用耳。对机设教,广略不同。从得道夜,讫泥洹夕,常说般若,明理一等。若依光赞,如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至四十二,二月十五日食后,为诸菩萨说般若。

  次译经者,罗什法师,秦弘始三年,即晋安帝十一年译。又后魏末,菩提流支译论本八十偈。

  弥勒作偈,天亲长行。释总三卷,分文十二分。一序分,二护念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法身非身分,六信者分,七校量显胜分,八显性分,九利益分,十断疑分,十一不住道分,十二流通分。讲说时别一途开章耳。就此一经,开为三段:序、正、流通。序为缘起,说教之前,必有由渐。分卫放光,雨华献盖等也。由渐既起,正教宜陈。缘教相感,其犹影响。故有正说。又非止近被一时,乃欲远传来际,故有流通。三段各二。序,有通有别。正说,前后二周。流通,付嘱,奉行,通序为五。

  如是者,佛所说。般泥洹时,侍者请问。答云:一切经初,皆安如是。我闻者,亲承金口,而闻事非谬也。一时者,言则当理,理亦如言。当理得时,令人开悟,圣不虚说,言必会机,故言一时也。佛者,大师之名。佛者,觉义。异凡夫故自觉,异二乘故觉他,异菩萨故觉满。在舍卫者,法王行运,应物而游,在舍卫城。憍萨罗国舍卫,名闻物国。胜物多出此境,嘉名远振诸国,故名闻物。又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名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祇树给园者,须达布园,祇陀施树,共立精舍,广出他经。与大比丘者,圣化无秘,听必有俦,俱闻如林,可明信矣。应有四众,略而不载。比丘、云怖魔、乞士、破恶。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一千,目连、身子二百五十。
  尔时世尊下,明别序。上明通序,以证信。
  今辨别序,以发起。具上十号,故曰世尊。食时者,食熟之时,一人家皆有,施心易生。著衣,僧伽梨衣也。佛观良田区塍,命出家人著此服也。持钵,执四天王所奉应器。入舍卫城乞食。法身无待,何须乞食?天人妙供,百味日盈。自行分卫,福物之宜。乞食有十利:一见相好,二去疾,三除慢,四为女人监护,五天龙从,六四天王钵,七贫富等,八不杂,九息谤,十常在三昧,其实不食。此城纵广千二百由旬,九亿家。国南城北,精舍在东。自外以适,故言入也。食时,如法食,众生有此胜智,机缘将发,以表般若。著衣持钵,衣是被弘誓铠,慈悲之心;钵是行钵,钵能盛饭。行能趣理,即表解脱,城即法性涅槃之城,观五阴舍,悉皆空寂,不动如城,以表法身。次第乞食,不越贫从富,不舍贱从贵,大慈平等,故言次第。即表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行行因缘,故为还至本处。本处,即一切智处,历色心观,至一切智。饭食讫、收衣钵者,即是果后无复愿行。无誓故收衣,不复进行故并钵。洗足已,即是定慧无复垢累,尘沙无明永去。洗水清净,故言洗足。敷座者,即诸法空为座,四无畏处,此说般若也。别序竟。

  时长老须菩提下,第一为正说。文又为二。从初至果报不可思议,名实智道。重白佛去,是方便道,或为后来,或为钝根,或可智度。善权为菩萨父母,如判大品,般若、方便两道分文,此经略说,亦复如是。就前段中,初问次答。问中,前述赞,次正问。长老须菩提,是对扬主,有长人之德。夫钜钟虽朗,非扣不鸣。圣不孤应,影响唯仁。
  须菩提,翻空生,亦名善吉,或云东方青龙陀佛。从座起者,请业之仪。即事请道,侧身避席。袒右肩者,隋国法以袒为敬,亦示弟子执作为便。右膝著地,屈曲伏从,示无违拒之貌。合掌,敛容只肃,显师尊道重故。克敬尽恭,专一之至。白佛言,述赞。希有者,佛从前代八万四千岁,皆轮王位。至释尊身若不出家,当二千五百岁作金轮王。而能舍位从门乞食,是为希有!此叹身密。护念,叹意密;付嘱,叹口密。又是述赞,大品中意。护念,即般若实道,如母能护念。付嘱,即方便权道,如父能教诏付嘱。
  世尊下,还蹑前述,更起今问。发菩提心者,一切智也。总牒指归,翻云无上正遍知觉。标心拟向,远期正觉。次问住。入理般若名为住,即实智。次问降者。方便即权智。如善财言:我已先发菩提心,云何修行?云何学道?
  佛言善哉下,第二佛答。初略许,次广答。略许中有三:一述,二诫,三愿闻。
  善哉下,述许。如汝所说,赞请之仪。常理会机,尽善尽美,诚如所言。
  汝今谛听下,诫示听。若不审谛,即漏言遗理。诫令谛听,言理弗虚。
  唯然下,受旨愿闻。慈诫许说,敬肃倾心也。
  佛告下,第二广答为三:初明般若体空无所有。次云何名下,二明名空无所有。后忍辱下,三明力用空无所有还。
  就初中,更为三段:初正明体相空,二信者行深,三信受福重。
  初体相中,降心约愿,住心约行。皆无所有,为无相因。法身无色,为无得果。问何故?许中,前住后降;答中,先降次住。互前后者,般若多含义非一辙。若约发心,前愿后行,广发誓愿。权引于前,次入实相,以无住法,住于妙理。若约修行,要须前修实慧,次用权道,故有二观次第,前住后降。若就证时,权实一心中,悟不复前后。
  今就誓愿中,有四心:一广大,二第一,三常心,四不颠倒。菩萨发愿,普济万物,无边旷远,故名大心。欲愿与涅槃寂灭极乐,故名第一。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而诲人不倦,名曰常心。不见能所,名不颠倒。
  释大心者,横恒四生,坚穷三界。四生,是能住三界为所在。依[谷-禾+卵]谓卵,含藏曰胎,假润称湿,欻现名化。若有色,即欲色二界。无色,即空处。有想,是识处。无想,不用处。非有想非无想,即最上天。
  我皆令入下,释第一心。法不自起,因缘故生。但是因缘自性皆空。顺理为解,乖宗成惑。惑即生死流转,受身心苦;解即累灭苦尽,寂然永乐,谓之灭度。小乘涅槃,灰身灭智为无余。大乘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名为无余。生灭观在,名有余也。
  如是灭度下,释常心。若有能所,即懈息。以无休倦,故名常心。度无量无边,实无度者。大品度空品云:度众生如度虚空,明众生无亳末可得。只解众生本来无所有即是悟,悟即名度。若有众生可度者,佛菩萨等即得杀罪。于一身理而为论,实无有众生。众生颠倒,妄执谓有。今佛菩萨怜愍说法,令悟本无所有,名此悟为度。实无别有众生异理而度,著涅槃中也。
  何以故下,释不颠倒,以失显德。若有我人,可言有灭。但是假名,横计人我。执我为非,忘我为是。是非既彰,得失明矣。大品中,具明十六:一我,二众生,三寿者,四命者,五生者,六养者,七众数,八人者,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见者。此中略明四耳。
  复次下,第二答住。问更为三:初辨行,次举喻格量,后结劝。就辨行中,二前标无住为本。依无住本,行于布施,即住般若中也。娑婆世界宜用檀义摄六。资生摄施,无畏摄戒忍,法摄后三。但举一檀,即摄六也。舍心无吝,谓之布施。无相可存,何吝之有?施为六度之首,尘为生法之机。二法皆空,于何不尽?
  次菩萨应如是布施下,结成住义。施受皆不可得不住相也。正以虚心,而施福不可量。理既无量,心不应限。称理行施,其福弥广。
  东方虚空下,第二举喻格量。理行既显,如说而行。其福甚多,齐太虚也。
  但应如所教住下,第三结劝也。圣言无谬,理不可越。如佛所教,安心住实相也。
  可以身相见不下,明愿行皆无相为因。法身无色,为无得果。菩萨发心有三义:一化众生,二修万行,三向菩提。降伏明化物,辨住示修行。如来身相,即菩提果体。若识法身,菩提可登。若计性实,乖之远矣。举法身,明菩提空也。
  不也下,善吉深识法身,故言不可以身相而见。或一身一智,或言真、应,或言法、报、应,皆是明果。若至果理不生,不生而般若生理不生,不生即法身不可说。习报二果不生,不生即报身不可说。慈誓不生,不生即应身不可说。如此三身皆不可说,那得以身相见如来?以因缘故。若得道人,闻说即悟,得见如来。若闻不悟,虽说身相即非身相,故不可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非相,见如来者。非因非果,有因缘故。可得言因,亦可言果。如非初焰非后焰,不离初后焰,即此意也。今只以相为非相,非谓遣相别有一非相。若能如此,即见如来。

  颇有下,第二明信者行深。文为三:一明行深,二释,三引证。初有问答。问:颇有人能信不?答: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二、初非一佛二多积者,能信此经。出家持戒,在俗修福,后五百岁者。从六百至一千,亦云最后五百,始有佛法之名。能生信者,非值一两佛也。应以如来灭后,是其得道之时。如优波掘因缘,若寻其本,非一两佛也。净信无所得信也,无相者为净信。五百论师,非不持戒,不信大乘,四依久植,故能信耳。既得实相净信,如来以种智知,以佛眼见。见其一念信,得无量之福。如一人以花自供佛,一人以花与他供佛,所得福德。问罗汉,不能见。问弥勒,弥勒云:自者毕苦得辟支,与他得成佛。是菩萨心,故如来知见。般若为佛母,佛常眼观。此经及受持者,福与虚空齐,非下所测,唯佛能知见耳。
  次何以故下,第二举二空释成。信者相有三:何以故?初标、次释、后结。此中文隐有纵释、反释、传释。初列生空有四:我是自在之名,人为宰主之目,众生取续前为义,寿者以接后为能。此四同为人执,随用以立四名。广即十六知见取著此见,不信般若。次列法空。但有两句,法非法也。今言法者,说五阴空为法,五阴相为非法。即以阴空为药名法。阴有为病,名非法。阴病既除,空药亦遣。非法既谢,在法亦亡。又持戒为法,破戒为非法。次、若持若犯,并非法。非持非犯为法,是中道义。此信达中道,离有无二边,乃信此经耳。以是义故,如筏喻者。

  第三引证信者行深有六:初举经为证,二举菩萨正行,三举菩萨遍行,四举往古时事,五举净佛国土,六举譬山王为证。
  第一引经为证者。譬欲济河,构筏自运,既登彼岸,弃筏而去。将度生死,假乘万行,既到涅槃,万善俱舍。道法尚舍,而况非法?初以善舍恶,后则俱舍。
  如来得菩提下,第二举菩萨正行为证。佛问:有菩提可得,有法可说不?答:无有定法名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无定即是性空解,穷相尽谓之菩提。无相故不有,假名即不无。不有不无,何实可得?何定可说?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应既不说,真亦复然。离真无应,真应不同。由来真不说,应说。说即不说,不说而说。若知如来常不说,是为具足多闻。
  何以故下,释菩提无相可取,诸法空不可说。非法即不有,非非法即不无,故不可说。有无并无,理之极也。所以者何?理无生灭,谓之无为。无为之理,众圣同解。解会无为,结尽道成。一解脱义,同入法性。无为虽一,解有明昧浅深差别也。
  三千七宝下,校量。前举虚空,此岂不尽。今一念信解,复一番格量。积宝多而功薄,四句约而福厚。金玉三千,止以养身。一偈虽约,妙极资神。爱佛功德,七住未忘。妙著难觉,宜应虚心也。七宝是事善缘因,天人果报,不动不出。故以动出之慧,导之得成菩提。一念圆信,能导众善,此心为胜。实相能出诸法,法即非法,诸法不生,般若生也。
  须陀洹下,第三举菩萨遍行。初举四果,次善吉自陈。须陀洹,此云修习无漏,亦逆生死流,亦入道流。不入色尘,是逆流。至论在观,无逆无入。言不入色者,即是六尘。过去无明所感,无明不实,所感六尘,那得是实?既其不实,那得作定有无六十二见计?以不定性,故名不入。海为众流之川,菩提神极之渊。始会无生,必尽源也。理无乖顺,何入之有?违理故入六尘,背尘即会于理。下众果类然。斯陀含,云住薄,亦一往来。欲界思惑九品,已断六品,余三品在,故言薄。人天各一生,便成罗汉,故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已得生法二空故。阿那含,此云不还,亦云不来。欲界结尽,上界证无学。应云不来,略以无兼不,互文现耳。罗汉,此云无著,亦曰不生。三界生尽,所作已办,罗汉称道,前三言果。果实通四,而独称道者,以得尽无生二智,声闻道极,故以道为名。
  世尊佛说下,第二自陈。以己所解,验理非虚。心空恒静,诤从何起?兰那者,寂静行。相尽于外,心息于内。内外俱寂,何时不静?得名不虚,必称实也。兰那,此云无事。若自谓是离欲,即是有事,何谓无事?
  昔在然灯下,第四举往古时事为证。次明菩萨,其解亦同。如来在昔佛所行般若时,非但于假名不入色香等,亦不入涅槃,亦不入中道,是故得成菩提。四依齐此,明一念信人降伏其心,无我相等。
  净佛土下,第五一念净信,辨其应住,以无所住。住于般若,而取佛土,即是四种庄严。若自严净,即是寂光。若论化他,即具四土。相惑此土秽,虚明即国净。严国之义,亦在虚心。如是严净土,应行檀等生清净心。不住色香,其心无住。三番法,非法等。一念净心,无住之住。即是非因而因,而降住等也。
  譬如下,第六须弥山王,此即非果而果。须弥,翻云安明,四宝所成,是十山中一。一雪山,二香山,三轲梨罗山,四仙圣山,五由乾陀山,六马耳山,七尼民陀罗山,八斫迦罗山,九宿慧山,十须弥山。因大故果大。得法性五阴,成就法身。故言大如须弥,须弥以譬法性色。色大故般若大,如山大神亦大。习果既圆,报果亦满。法身非身,故言大身。

  恒河下,第三信者福重。文有四阶:一福多,二处重,三人尊,四总结。恒河者是神名,此河长八千由旬,广四千由旬,甚深,象度皆没。沙细如面,水白如乳。初言三千不,即恒河者自少至多。一恒河为本,复数诸恒河。诸恒河之沙,三重为数。舍宝多而福少,持经少而福多者,经之胜用。
  复次下,明处重。一切世间,总明处贵。天人修罗,略明三善道。供养如塔,此云方坟,亦名灵庙。尊法身故敬塔,为重经故,贵说经处。大品,舍利起塔不及般若,何故说处如塔,其义实尔?但世人敬塔故,令说处如塔。
  是人成就最上下,明人尊。法妙人称,理故宜然。希有之法是菩提成就,即人可贵。如法华说最实事。即是第一义谛,最上之法也。
  若是经典下,总明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尊重弟子。人能弘法,即人有法。以法成人,即法有人。人法所处,理当贵矣。非果而果,即为有佛。非因而因,即以尊重弟子,谓普贤文殊等。初章竟。

  当何名下,第二辨名空无所有。夫条散难究,本一易寻。会宗领旨,宜正其名。文有四段:初名字空,二受持福多,三信受行深,四佛述。初中,有问答、问名、问持。遵修为奉,任弘为持。在三成范,请问其轨。
  佛告下,答名、答持。名冠题首,义已备矣。境慧相从,通名般若。那要宜别,归乎圣心。挈网举目,诠合义从。名正理显,宜应修习。
  所以者何下,释夫名不虚设,必当其实。金刚所拟,物莫不碎。此慧所照,法无不空。即非般若,即慧空也。境灭慧忘,何相不尽。弘持之旨,宜在于此。释中,初无所有,二亦无所有而意异故。明不无所有,此简性空义。一者性自是空,二者破性说空。前有所无空,后无所有空。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有所无望前,无所有望后。前三藏中,说性义皆破。即属破性,说空所摄。而此性义,前时为缘,为有者。今日悉无,故言有所无,而言无所有。望后明诸法无所有,而复有不无所有义,即明如是有故。经云:不知名无明,破性说性空。横论破病,一切悉皆洗净。是尽亦尽,是净亦净。竖论入道,尽复有不尽义。此望道为论,即此尽净为道。道有隔凡成圣之用,不同二头三手之无所有。复有不无所有义,即是如是有义。若是前无所有,一向无所有,无所有亦复无所有。后明无所有,即是不无所有。无所有,名虽同,其意有异。就前中,初明如空,次明如亦空。所以者何?佛说般若,则非般若,此是如空。既以性空为般若,般若即非般若,性空如亦空。如来有所说法不?境慧都空,复何所说?说不说,如不如,二智皆空也。
  三千下,是第二受持福多,不无所有。亦二:初明微尘不无所有,二明身相不无所有。佛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故是无所有,如是有。大品云:不知名无明,今明了此。如是有即智慧也。散为微尘,合成世界。世界无性故,非假名即有。
  可以三十二相下,二明身相不无所有。非相假名身相,只以身为非身。不是遣除身,别有非身也。亦非遣相,别有无相。相无相,不一、不异。
  恒河沙身命下,说经名已,复一番校量。前寄舍财以明胜,此寄舍身以辨多。依报易舍,正报难损,自易之难,示化渐也。身命布施,不免有生。弘持四句,累灭道成。

  闻说经深解下,第三信受行深有四:初须菩提不闻,二余人能信,三善吉闻易,四余人闻难深解。
  悲泣者,嗟我晚悟,兼悲未闻。愍念一切众生不知此法故悲。闻此法喜,故悲。深嗟小乘,呜呼自责故悲。不善观空,名得慧眼。故尔前虽闻未闻,如此降伏应住也。
  若复有人得闻下,第二余人能信。实相者,即是非相。若有少相,即非实相。故以无相为实相,如来说此而人能信,岂非第一希有?而言生实相者,此是无生生也。大品云: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若解色无生,即是无生。观智起故,般若生也。
  我今得闻下,第三善吉信易。遇佛道成证圣,方信何难?生值佛世,亲得解悟,解故信之易也。
  若当来世下,第四余人信难。生不值佛,而能信如是无相之法,斯岂不难?就文更为四:初、明信者希有,末法时信最可称美。二、何以故下,释信者由无我相,能信此经。若才有少许我人等相,即不信也。三、所以者何下,释无相意。我相即是非相,无片许相可得故。其能不颠倒我人等,从本以来,无一相可得故。其体本来无相,即为希有,此是反释。四、何以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相尽解极,即是为佛。能离有无,毕竟常住。前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告下,第四如来述成。若善吉自言,容可不定。言无我人,即是佛者。佛今印定如汝所说,是故非虚。一往怛愕名惊,心胆怯弱名怖,深恶前事名畏。又惊是始行,怖是二乘,畏是外道。亦初闻经不惊,次思义不怖,后修行不畏。
  第一即般若诸度中最为第一。六从后数,亦是第一。

  忍辱下,第三明般若功用无所有。然诸法不出体、名、用,今皆无所有。文更为三:初力用无所有,二能如是解仰参佛慧,三明福多。就初中复五:一体无所有,二功用,三劝诫,四引证,五举譬。
  第一体者,安耐名忍,加毁为辱,既无我人,谁加谁忍?故非忍为忍,忍为非忍,为般若体也。
  何以故下,第二明般若用。以非忍为忍,有大力用。初一世忍,次多世忍。
  一、歌利,此云恶生王。何故忍即非忍?引事为证。有苦能忍,有忍无苦。既无我人,割忍何生?若有人我,必生忿恚。而能恬然,无我明矣。
  二、又念五百世下,即多世忍。菩萨知身无所有,舍不足难。若有此身,舍大难也。尸毗代鸽,犹是三藏中事忍。前明有忍无苦,今明无苦有乐。有慈悲故无恨,无恨故即乐也。
  应离下,第三劝诫。此是般若之中心,故须精解。就文又二:一劝,二诫,文句相参。初劝发心,次劝应住,后劝修行。前诫离相,后诫莫染心施。今即初劝离相。发心菩萨以相尽为极,故宜以忘怀而期心也。
  不应下,即是前诫不应住色,心中离一切相,不住声香等也。应生无所住心者,即次劝应住般若。般若无相,可缘心何所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住相即心动,故非住也。
  是故下,是后诫,令不住六尘行施。还举前宗,会以成义理无住故。应忘心而施,不住色无财物也。
  菩萨为利下,即是后劝,令为利益而行施。施不望报,利益必深也。
  如来说一切诸下,第四引证。证中有三:第一举佛说为证。诸相皆无,不见施者,我说一切相即非相。不应住相,生心行施。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受者亦无。不应化众生而受度也。
  如来是真语者下,第二举能说人为证。真是不伪,实是无虚,如必当理,不诳非妄,不异即始终恒一。圣言不谬,故宜修行也。
  无实无虚下,第三举所得法为证。寄实以非虚,何实之可得耶?若疑我说法非者,及能说人亦非者。今我所证得法,只自如此心,实作此证。不实不虚两舍,无生无灭等例然。故所说如所得,非虚言也。
  菩萨心住法下,第五举譬,显住相非晓,冥若夜游。前举有得为非,后明无得为是。若住色香等行施,不能得见诸法。若不住法行施,如有目日光,能得见色。无我三事,即不住相也。慧见为目,理境为日。万行显别,为种种色。诸法本来空,菩萨观心,复知其无所有,而行布施者,即所见明了。此中先法后譬,直说譬耳。
  当来之世下,第二能如是解,即仰参佛说。当来若能受持,即为佛悉知见,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如来所见,理用非谬,明将来宜加勤修也。
  日三时舍下,是第三福多。若能如是信者,胜一日三时,以恒河沙身之与命布施。分一日为三分,故言初中后。施重又多,功德弥旷。若于此经,生心不逆,福胜前施。施即有限,信心无极,何况书写持读诵说,但言以信,况复弘持也。

  以要言之下,答上无所有,如是有不可思议事也。能知诸法,本来无所有,而以无所有为有,即不可思议。此文有十:
  第一经不可思议。理圆道极,言即尽美。提宗表实,约言之耳。物莫能测,不思议也。算数不该,不可称量也。荡然无涯,无边耳。以要言之,略此三句矣。文理平等,无所有如是有,非般若为般若,非身相为身相,皆不思议也。
  第二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此经在始,便为大乘不为三乘。广运无涯,谓之大乘。超三乘之胜,谓之为最上。自非其人,不谬说也。包含名大,无胜最上。如来悉知见者,人高道旷,唯佛见之。荷担菩提千载不坠。由于人弘,任持运行,荷担义也。背荷肩担,非身而身,实相法身。非因非果,即是两肩也。
  第三何以故下,三乘不堪闻,不信受乐。小是二乘,著我是凡夫,著见是外道。不能读诵,以失释得也。
  第四在在处处下,地是无知,法处故贵。虽复废言息义,此处常有天龙围绕,如帝王所居之处。人皆宗重,天人供养,此处是塔,恭敬作礼,香花而散也。
  第五转障。本有重障,习学般若,先世重罪,现在轻受。若为人轻贱,过去重罪,即得消灭。罪起由惑,福生于解。福解既积,宿殃灭矣。
  第六当得菩提,即受记也。累灭解生,菩提可登,故佛悬记。
  第七我念过去下,明能持经者,所得福德胜佛往行。然灯佛时,始获无生忍。今能无所得心而持经者,得福胜我阿僧祇佛所,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无空过者,福德算数不及。心限即福少,意旷则功德多也。
  第八于末世下,明若具说,无所得持经所得福,时人闻则狂乱狐疑不信。解通人旷,德必无涯。狂乱不信,不足明道也。
  第九义不可思议。万行渊深,义能谁测?以无所得无所有,如是有无所有为义,以非般若为般若义,故不可思议。
  第十果报不可思议。菩堤妙果,岂有心之所议?如华严经,明初发心便成正觉,与微尘法界众生为眷属,故知果报不可思议也。

  须菩提问下,第二周重说般若。或为后来,或是为钝根者。文亦三段。初从问去,至福德多,明体。次佛可以色身见去,至前偈,辨名。后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至寿者见,明用。并无所有,就体中辨于三假:初受假,次名假,后法假。受是人,人即有名。此人之与名,有能成之法。三假是立法,云何将三假,释无所有。三假乃是立法,亦是坏法。今欲明无所有,故须将来释。若横论破病,则实是一无所有。若坚论望道,即无所有而不无所有。此三假亦然,能成能破故。既言假有,竟何所有?既言假有,何为而不有?初约、释尊因无所有,次约、如来果无所有,后约、菩萨化他明无所有。
  就因中,更为三。初佛告下,释因无所有。次然灯下,引证。后如是如是下,佛述。
  释中又三:初明得,次明失,后双释得失。
  初明,发心欲度众生,起弘誓愿,我当灭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明,菩萨知众生,如有何可灭?若实有众生可度,释论云:菩萨得杀众生罪。又大品如化品,佛语须菩提,诸法本有今无耶?此即责须菩提意。众生非本时有,今时无,何须慰喻,始行菩萨?本自无生,今何可灭也?
  二、何以故下,明失。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以失明得,理可知矣。
  所以者何下,双释得失。无发心者,故知无我,即行人空。计我有惑,故非菩萨。
  于意云何下,第二引证。证中有问答。初问中,即引自昔得记之解,以证前说。次今答中,无有法得菩提。圣心难测,义推可图。得记由于无相,无相之中,即无所得也。
  如是如是下,第三佛述,如汝所说者。在因时已自无所有故。无所得菩提,佛与我记。若见有法,则乖菩提,何容得记?无法得菩提,是故然灯佛受记。无法则会理,会理则向极,故得记也。

  何以故下,第二是明果无所有。有三义:初明如,次证,后譬。初即此是果人同如,同如故无所有。诸法性空,理无乖异,谓之为如。会如解极,故名如来也。
  若有人言如来得菩提下,若有说如来得菩提者,此人俗间语,非理言也。实无有法,得菩提。佛,人也;菩提,道也。既无人法,谁得菩提?无实无虚者,是非既尽,则会菩提。菩提之中,不见是非。非实即无是,非虚即无非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下,第二证如来无所有,如来在一切数故。凡夫违一切法为邪,圣人顺一切法为正。正即觉悟,故皆佛法矣。
  譬如身长大下,第三说非果而果。直举人身,类上诸法。缘假故长大,无性即非身。既非般若为般若者,宁不以非身为身耶?

  若菩萨作是言下,第三明菩萨化他无所有。初明化人,次引佛说为证,后明严土。
  初、灭度众生,不名菩萨。元无众生,横见众生,见即乖道,非菩萨也。
  何以故下,释菩萨自无,何有众生?
  二、是故佛说下,引证无菩萨亦无众生。一切法都无我人也。
  三、若菩萨言庄严佛土者。虚襟进道,严土济物。济物之行,方便慧也。解空无相,谓之为慧。若言我能庄严国土,众生可化,见惑违道,何名菩萨也?何以故?如来说非庄严,是名庄严者。无存于化,而土自严也。明应住义,受假竟。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下,第二明名假无所有。文二:
  初、通达无我。既云一切法皆无所有,何名菩萨?今实无一切诸法。而今言,菩萨但有其名,今明此名,亦无所有故。何名此为菩萨?通达诸法无我等相,故名菩萨。真菩萨故,所以能通达无我。
  二、立真解,通达非伪,真菩萨也。名假竟。

  五眼下第三,明法假无所有,即上如来悉知见是人。其文又三:初、明智慧,次明心,后明功德。
  法虽多,不过功德、智慧二种。严心为其体,故备空也。此是初明智慧空。智慧虽多,不过五眼。旧云:肉眼见障内,天眼见障外,慧眼见真,法眼见俗,佛眼通知内外法。今言:但是一智,差别说之,故有五耳。释论云:法眼,知声闻缘觉等法,故名法眼。是以知俗名法眼。然此中本明智慧空,而直辨五眼。不言其空者,意现于后。后既将智体心空,智宁不空?后明功德空,前智岂不空?以前明智有,后明功德无。无有虽殊,致不乖也。
  二、恒河中去,是明心无所有。以举恒沙等来,为欲校量,取心明其空耳。如来说心,皆为非心。只以非心为心,此与前不异。五眼照,理无不周备。举色心,收境尽矣。三世不可得,说非心名心。何者以三世心?无性可得故,可从缘而生心也。
  三、若人满三千七宝布施下,明功德无所有。明福有实,此即有量,岂得多耶?以无福为福,故多也。金玉无性,故可积满三千。福德无实,则可旷施而多。心之无性,惑灭解生也。法假竟。

  佛可以色身见下,第二明经名。初名,次行。名中有三:初身相,次说法,后福多。
  色身者,法身如空月,色身若水像。世间之色,无实可睹,寻其本实,即法身也。慧为万善之主,施为众行之首。总为丈六金容,别则众相。云娑婆随现则为相,岂可一方尽极?
  我当有所说法下,第二明说法又二:初、正对上名。道成应出,说法化人。谬传毁圣,名为谤佛。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故传说法之意,向言无说。非杜默不语,但无存而说。即说满天下,无乖法理之过也。
  佛得菩提下,第二明习应。有问答前应后习佛人也,菩提道也。佛得道故,说以示人。而言无法可说,未审得道不?答中乃至无有少法可得。相尽虚通,谓之菩提。菩提无相,有何可得?寂灭无得,道之至也。
  是法平等下,结成菩提义也。人无贵贱,法无好丑,平等菩提义也。无我无人,修一切善者,即是修义。夫形端故影直,声和则响顺。忘我人而修因,必克无相之菩提。所言善法者,人既不有,善何得实耶?善是离恶之名,法是轨持之义。
  三千世界中山王七宝下,第三明福多。聚宝有尽,妙解无穷。一偈法宝,胜无量珍也。
  我当度众生下,菩提无得为果,故以忘言而说,勿谓如来见众生可度。若见有众生,则为我见,何谓如来?但说假名我耳,非实我。而凡夫者,闻说假名,不达言旨,以为实我。如来说非凡夫者,凡夫不实,故可化而成佛也。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下,二辨行,就文有五:一正观问,二邪答,三佛难,四领解,五佛举正义为释。
  初、以问疑者,谓众生是有,可化而圣。法身不无,可以妙相而期,故问之也。次、邪答者。听者实尔,用三十二相是如来也。三、难。轮王是佛,即以近事质之,令其自解。四、信解不应。时情谓然,我解不尔。五、佛举正释者。五色焕眼而非形,八音盈耳而非声,偏谬为邪愚邪隔不见也。
  若作念下,第三功用无所有,即是有不断灭义。有因有果,一切宛然,即是般若方便用。论云:得般若气分,故有居空涉有之用,无复滞阂。
  此下去,不说诸法断灭,就文有二:初果,次因。有义虽多,不过因果。明果中二:初诫,次明有。汝莫作念,诫也。勿言诸法,一向无所有。故谓: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不偏在色声,故向言非。非不身相,故复言是也。
  发阿耨下,第二明因,亦二:前诫,后明有。莫起断灭。相尽寂灭,故不有。道王十方,非谓无,应毕而谢,即不常。感至随现,故不断。体合中道,轨物之式。限之一方,岂不谬哉!
  若人满恒沙七宝下,结般若成忍。就文复三:初明体道成忍之行无所有,次明体道证忍之人无所有,三明体道行忍之用无所有。以行成人,人故有用,备明无所有。就忍行中先校量。次若复有人下,明成忍之行无所有。忘我则忍成超出故胜也。
  白佛下,第二明体道证忍之人无所有。初明因人不受,后明果人不受。初明因中有问答,乃云不受亦不受。受其报种,已名贪著,无存我人,邪染何生?
  次若来若去下,明果人不受。若言从真如实际中来,善逝自及化人去至涅槃,皆是不解佛所说义。如来道荫之主,世界权应之宅,众生慈育之子。举此三事,大旨彰矣!无来无去,故名如来。解极会如,体无方所。缘至物见,来无所从。感毕为隐,亦何所去也!

  若三千碎尘下,第三明体道行忍之用,有四:初明碎尘用,二碎界用,三碎合相用,四碎诸见用。以微尘成世界有合,世界有合故起见,见者即失。谓有此四妄想。得者非见为见,乃至非尘为尘为得。此四并是般若用。尘界等是依报,见是正报,合通色心。
  即此下,是碎尘用。善男子,并是大行。同华严中说,佛说非微尘为微尘。
  次三千下,明成世界用。微尘非实,故可碎而为多。世界非有,则可假借而成也。
  三、一合相下,破一合相。以非合为合,故是不可说。只复言是合,此复非复是,故假名说合。何为而非合,以非合为合,竟何有合?大经四句,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今亦无合,假说合耳。中论大品,皆破合。当知无合。今经中说合,顺俗假说耳。凡夫贪著其事,不知事即理。理无所有,即是事无所有。何故非世界名世界?若是实有,即应一性,合不可分。假众生名,一无合可得。假名无体,不可实说。疑惑则凡夫,贪著故计实。
  四、佛说我见下,明碎诸见用。凡夫谓诸见决定是见。今佛说非见,以本来无所有。诸见非实,可改为正。众生虚假,从凡至圣。上说竟。

  从发菩提去,第三流通段。非止近益当时,亦乃远传千载。文为二:初付嘱,次奉行。付嘱又三:初正付嘱,次校量,后方法。始终既毕,故指宗劝人。凡欲发心成佛、净国土、化众生,当如上所说理而生知见也。如是信解者,理深未明,推信为解耳。不生法相,但是虚假,非实法也。如来说非法相,是名法相。相穷理尽明。其唯如来说言非实,故应从信矣。
  二、阿僧祇七宝下,校量流通。七宝有竭,四句无穷。明以无所得心,指经一偈,其福胜彼有所得施。
  三、云何为人下,后方法。初标,次释。释中有止、有观。弘通此经,若为方法,须不取法相,须如真如。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故得不动。不动空有等法。
  何以故下,一偈明观。观诸法梦幻等,而为人说。句偈有真实,及有此假有也。
  大品十喻:一幻,二焰,三水月,四虚空,五智,六干城,七梦,八影,九镜像,十化。此中举六,论本明九。然流通方法,不出止观,故今略举。即止为观,故见一切,皆空梦幻。即观而止,故一切梦等,悉如如也。
  佛说是经下,第二奉行流通。闻法欢喜,既能信受,复如说行。说人如法,受者得解。般若真正之法,非是有所得、断常等法。三事具足。说人是佛,一切智人。所说之法,即中道正法,般若无所得法。受者最上乘人,久种三多,持戒修福三德斯备。闻不惊怖,即能信解,是故欢喜。道蕴圣心,待孚则彰。宿感冥构,不谋而集。同听齐悟,法喜荡心。服玩遵式,永崇不朽者矣!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佛教万年历 | 投稿邮箱

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472123 电话:0398-3788852 (客堂) 信箱:kongxiangsi@126.com damo2000@126.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豫(2023)0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