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禅茶一味 首页 - - 禅茶一味
生活就是禅修

 

                                                                           海涛  辑

                                               生活就是禅修一            

    1.在修持时的种种障碍和恶缘,皆可成为菩提道的助缘和资粮。
  2.在开始修持时,会遇到较多的障碍和恶缘,那是过去所作业力的现起。
  3.比如:过去造作的是堕入极热地狱的因,今生因修持佛法,业力正在消除时,就可能得到一些热病。若过去造作的是堕入寒冰地狱的因,就可能得到一些寒病。
  4.这些都是因业力消灭、业报现前所致。因此有障碍生起是很好的,这表示我们已开始修持,业力正在转变。
  5.我们若能坚持修行,障碍和恶缘是无法影响我们的。
  6.但是恶业具有一种功德--能被转化、清净。你可以依于忏悔或观修慈悲、空性、自心本性……等来净化它。
  7.业是可以转变的--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多行善法功德、观修空性或自心本性以转化业、超越业的限制。
  8.要尽量以正面的业作来净化负面的业。其中,空性、自心本性的观修则完全超乎于业。以净业、集资而言,于方便道,慈悲、虔敬二者兼具,便是最殊胜的行持。
  9.观修自心本性则属解脱道,它是一切法门中最殊胜之行持。
  10.在我们尚未达到究竟的证悟、可以完全超越世俗谛之前,我们都得承认、随顺世俗谛。对于那些会造成自、他伤害的行为,须予遮止;对于能增益自、他的作为,则应行持。
  11.此外,虔敬、慈悲的培养,在世俗谛的整体架构中,也是至为重要的。
  12.当我们内在的修为、了悟尚未达到相当稳固、深彻之前,我们都需要考量、善理外在的环境;并寻求能使生活、修行更具增益性、更放松的调处之道,而这关系到个人内在的开展程度。
  13.我们需要提升自己内在的力量,同时留心、善理外在的环境。若能以个己之修为来转化情境,这远比每次都选择离开、逃避问题还要究竟得多。


                                          生活就是禅修-二    

 

  1.有很多的菩萨不发愿到净土去,反而要来娑婆世界。因为只有在娑婆这有苦的世界中,他们才有机会学习安忍、生起菩提心和慈悲心。
  2.禅修中最好的征兆,是息灭贪嗔痴等烦恼,令悲心生起、于法的虔诚与信心增长,这远比飞天遁地更为殊胜。
  3.噶举传承上师们都有共同的说法:当我们在修持时,也许没有任何神通变化境界产生,但我们若能生起虔诚的信心、极大的悲心,这就是一切征兆中最殊胜的征兆。
  4.既然我们已学佛,就要能将佛法融合于现实生活中。因此,不论遭逢怎样的情境,首先要能保持松、紧平衡--让心境松坦而清明,再来思惟当前之难题。
  5.内心无始以来强烈的妄执,扭曲我们对现象的感知。我们每个人都以为是外境带给我们困扰,其实,那都是源于自心的妄执。明明无事生事、无扰自扰。
  6.然而,一旦我们能认出这一切皆是源于自心妄执,便不难摆脱它。因此,我们只需宽坦而住并观察、思惟万法之本质以及自心对万法之妄执,如此便能渐渐除灭执着恒常等妄想。
  7.无始以来,我们执着一切现象为实有的习气已根深蒂固;因此在修法时,往往忘了此一要点。如此一来,修法反而是在强化我们的妄执。
  8.以闻法而论,我们应以宽坦、放松的心境来听闻佛法。听得懂的就铭记于心,听不懂的就随它去;也不要希求听法之后,能立即产生显着的效益。
  9.若能藉由闻法、实修来开显本具之智慧,在面对现实人事时,便能有真实、可信的依靠。
  10.最重要的是,要能培养正确的闻法动机--发菩提心。时时提醒自己:我不仅是为了个己的解脱,更是为了使一切众生都能开显本具的佛性(觉悟的潜能)、超脱迷惑、得到究竟的利乐而致力学修。


                                          生活就是禅修-三  


  1.于日常作务中的禅修,若能以正确的动机、心态从事,便能增益功德--在禅修前,先发起菩提心;完成时,则回向功德。
  2.依于持续的修持,心内具的功德便会随之开显出来。你的心自然会变得宽广、开放、坚毅、勇敢,心的能力也会愈来愈强。
  3.人人都怀有某种程度的慈悲心。假若都能将其慈悲的潜能--平和之心的动态面尽量展现出来,世界就能变得愈来愈和平。
  4.在修持生起次地的本尊法时,有几个要点:
  一、具足信心:想象本尊、圣众显现在你面前或上方时,内心确信他们确实在那儿,生起虔敬之心。自观本尊时,确信自己就是他,具足同等功德。
  二、空而显现:修本尊法时,切忌将本尊执为实有、实体。要知道本尊的本质是空性,其显相一如彩虹或投影。
  5.修行的三个重点:
  一、发菩提心:我们是为一切众生的究竟利乐而学修;缺之无法成佛。
  二、上师相应法:对上师的虔敬;缺之无法即身成就。
  三、回向:将我们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便不致漏失。具足了这些,你就不需要再修太多其他的法,自然能在修行道上渐行渐深。
  6.佛与凡夫众生在本质上是同等的,皆具全然清净、平和之心性。凡夫众生却受着种种苦,缺乏智慧、慈悲、大力。何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未能了悟自心本性,便无法受用心性本具之功德。
  7.因此,我们只差在未能认出本自具足的心性。所谓的‘认出’也有层次之别--有依修止而言的认出、有依修观而言的认出、有依心性而言的认出,那是一个逐步认出的过程。
  8.心若能保有觉知,自然不离禅修。认出心性只是解脱道的起始,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要在传承上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转化。
  9.一味情绪用事,在希、惧之间摆荡,只会使心紧缩而限碍了智慧的发挥。


                                         生活就是禅修-四          


  1.每日自修指南:
  一、早晨起床时,要观想:十方诸佛在我面前,以其咒语和铃、鼓声,使我从无明的睡梦中清醒过来。
  二、接着要念诵皈依文、发菩提心文,祈愿这一整日的言、行,皆能利益一切众生。之后或修上师相应法或修自己的功课。接下来的一整天,都要保持这样的正念、正知。
  三、入睡前,则须将一日中所犯的过失、不如法的行为,逐一忏悔;将所行的善法功德以欢喜心回向一切众生。
  2.一般的修持会包含五大要项:
  一、皈依、发菩提心
  二、上师相应法。若无法依仪轨来做完整的修持,可做简易的观想法:从上师的三门额间、喉间、心间的种子字嗡、阿、吽,分别放出白、红、蓝三道光芒,照射我们的三门。最后,所观想的上师化光、融入我们自身,然后令心无造作地安住一会儿。
  三、观自身即本尊之修法。
  四、止、观。
  五、功德回向。以上五项除第三项之外,皆是每日必备的功课。利他之心则是平日最重要的修持。
  3.利他其实即是自利。诸佛之所以成就佛道,是因利他之行;我们之所以浮沉轮回,则因自私自利。
  4.利他之时,我们自然会不断地积聚善法,自己及一切外境,都会变得更加善顺;图私利时,就不免累积恶业,障碍横生。
  5.我们若能时时保有利他之心,不只会带给别人欢乐,自己也会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是根源于自私自利的心态。
  6.人若无利他之心,便总是随顺烦恼。
  7.当你对世间一切都不再生起欢喜心,也失去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最终将倾向忧郁症。
  8.若常怀利他之心,所作所为的出发点皆是为人着想,执着自然会减轻,五毒烦恼也会减少。

实用查询:
〖IP地址〗〖万 年 历〗〖在线地图〗〖天气预报〗〖查身份证〗〖列车时刻〗〖福利彩票〗〖车牌查询〗〖周公解梦〗〖电视节目〗〖时间校对〗
常用软件:
〖腾讯QQ〗〖下载工具〗〖系统工具〗〖应用软件〗〖图形图像〗〖媒体播放〗〖行业软件〗〖游戏软件〗〖编程开发〗〖杀毒安全〗〖霏凡软件〗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佛教万年历 | 投稿邮箱

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472123 电话:0398-3788852 (客堂) 信箱:kongxiangsi@126.com damo2000@126.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豫(2023)0000035